香港中通社9月15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王豐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5日在例行記者會證實,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邀請,韓國外長趙顯將於9月17日訪華。受訪學者認為,趙顯訪華任務或包括確認APEC會議日程,并向中方解釋美國施壓下、韓國當前對中韓關係的定位。
韓國總統李在明 圖源:新華社
韓國外交部當日表示,趙顯訪華行程包括中韓外長會談。據稱,趙顯將就中國國家領導人訪韓出席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事宜,以及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等與中方交換意見。這將是趙顯就任後首次訪華,也是兩國自韓國李在明新政府成立後,首次舉行雙邊外長會。
韓國前外長趙兌烈曾於去年5月訪華。按慣例,此次應由中方回訪。韓方稱,考慮到趙顯履新不久,韓方認為兩國外長互訪交流不必拘泥於先後順序。
中國亞太研究會研究員、東北亞問題專家于瀟教授15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韓國是今年APEC主辦國,韓外長此次訪華的核心任務,或是來確認會議日程,包括中方領導人是否出席會議,是否有中美元首會晤的可能。
據韓媒報道,雙方會討論涉朝議題。對此,于瀟認為,朝鮮議題應為例行討論,雙方答案可預想,韓方或會尋求中方表態支持半島無核化、促成南北進一步緩和關係。
中美正在馬德里舉行經貿會談,交鋒激烈。韓國國內對韓美貿易協議不滿加劇。李在明8月底赴美見特朗普的同時,派總統特使團訪華,彰顯多元外交策略。趙顯此行如何面對中美議題?
于瀟指出,在特朗普看來,李在明政府向中國示好,甚至算不上韓國的談判籌碼。李在明訪美期間,特朗普或已對中韓關係作出新定位,要求韓國不能再走安全依靠美國、經濟依靠中國的平衡路線,猜測李在明近期或因此表態與此前有差異。韓方或有意藉此訪向中方解釋說明,對中韓關係是否產生新想法和新定位,以及韓美近期達成的協議。
于瀟續指,李在明對前任尹錫悅的政策難以調整,繼承了加強美韓軍事同盟、推進美日韓三邊合作等政策,但也希望加強中韓地緣合作。韓方訪問順序打破慣例,也說明韓方較積極。李在明政府承受美國壓力,選擇空間小,很難突破,只能尋求與中國溝通。“當前中韓關係,外交氛圍較好,在經貿合作和民間交往層面或有積極進展。但要取得實質性提升和回暖,還需慢慢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