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星期三(17日)到立法會宣讀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自由黨要特別感謝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採納了我們提出的超過23項建議,包括:支援飲食業拓展客源、延長中小企“融資還息不還本”、協助業界開拓大灣區、中東、“一帶一路”等市場、發展“海洋經濟”、盡快落實規管網約車平台、加強執法打擊非法勞工,以及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等多項建議 . 當中多項支持本地經濟、加大對中小企支援的措施,均有助飲食業界,包括:寛減非住宅用戶50%水費及排污費(每戶每月上限分別10,000元及5,000元)、寛減工商業污水附加費50%,以及豁免食物業、小販、酒牌等為期一年的牌照費,相信有助飲食業界有效減低部份營運成本。
與業界商討執行細節
《施政報告》提出推廣“寵物友善經濟”,當局將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我認為這有助創造新的消費場景,為飲食業界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不過,新措施亦存在利弊,業界對此也有不同意見。我已經與環境及生態局達成共識,必須確保是“你情我願”,同時要兼顧食肆的環境衞生與食物安全。期望政府與業界商討執行細節,在開拓客源的同時,亦能妥善保障公眾健康
在自由黨回應《施政報告》的記者會上,我指出新措施不會造成寵物食肆生意“爆到七彩”,而普通食肆就無人幫襯的情況。我相信不同食肆各有特定客源,我歡迎政府為飲食業提供多一個選項,讓有意轉型的食肆開拓新市場,只要能取得平衡,便值得去探索。稍後有關修訂提交立法會審議時, 我會謹慎審視, 並會繼續聆聽業界聲音,將其意見和建議向當局反映
加快步伐拓展“清真”餐飲
此外,我亦十分歡迎《施政報告》另一推動飲食業界擴闊客源的做法,鼓勵更多業界參與提供“清真”餐飲服務,獲得“清真”認證的餐廳可以得到政府資助50%認證費,上限5,000 元。於此,我要感謝行政長官接納自由黨的意見
我多次指出,“清真”美食市場在香港有無限商機,因此一直呼籲飲食業界加快步伐,爭取“清真”認證,以吸引中東等地的穆斯林旅客。最近,一位信奉回教的馬來西亞商業伙伴相隔一年半時間後再度訪港時便發現,本港獲“清真”認證的食肆,由一百多間增至幾百間,而且食物質素甚高。我認為,下一步業界應積極籌劃設立專門提供“清真”食品的中央工場,為更多餐飲業供應處理的優質清真食材,令供應鏈更便利和普及,進一步開拓“清真”餐飲市場
最後,我亦樂見《施政報告》回應飲食業界的訴求,加快審批食肆露天座位的申請。食肆露天座位申請多年來程序繁複、審批時間過長,政出多門,申請需經過多個部門審批,而各部門作出回覆又沒有明確的服務承諾,只要有任何一個部門反對,申請便無法繼續,導致成功申請的個案寥寥可數。我期望食環署採用新機制後,能夠切實縮短處理時間,為飲食業提供更大便利,開拓更多生意。
(本文作者是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張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