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財經

施榮懷:深化改革促發展,同心共創新未來

日期: 2025-09-27

2025年9月17日,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了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為主題,充分展現了特區政府對於香港未來發展的清晰藍圖和務實行動。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佈局之年。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上,這份《施政報告》既是香港全力“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加快邁向“由治及興”進程的重要指引,也是香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核心部署。

施政報告公眾諮詢於6月16日展開,舉辦了超過40場諮詢會,亦走進社區,與不同人士直接交流見面,從不同渠道收到超過10,100份意見書,聆聽社會各界聲音同訴求,並在今年《施政報告》中作出回應。報告實事求是、守正創新,體現了長遠的戰略眼光與前瞻性思維。特區政府積極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並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既能快速見效,又能為香港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今年的施政報告主題與國家發展戰略緊密相扣,充分彰顯了香港要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發揮自身獨特優勢,為國家和香港未來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的決心。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報告中貫徹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講話精神,指出“一國兩制”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香港國安法》實施五年來,香港告別了動盪不安,社會保持安全穩定。香港從“由亂到治”邁向“由治及興”。社會秩序恢復,發展環境明顯改善,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得到了有力保障。事實證明,“一國”原則愈加堅固,“兩制”的優勢便愈加凸顯。

民生為本:聚焦市民關注,改善生活質素。今年的《施政報告》以民生為壓軸專章,涵蓋土地房屋、交通運輸、醫療護理、社會福利、保障勞工、關愛共融等九大範疇,回應了市民最關切的問題。透過持續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推廣“居家安老為本、院舍照顧為後援”方針等方案,充分展現了特區政府以民生為最終施政目標的理念。

改革創新:提升政府效能,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和“AI效能提升組”,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時針對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立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提升北都發展的決策層次,簡化行政流程,拆牆鬆綁,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以加快該區域的規劃與建設,以釋放北部都會區的巨大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成效卓著:以數據見證發展,用實績回應期盼。在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三年以來,特區政府注重實幹,建立“以結果為目標”的政府,成果顯著。縮短公屋輪候時間、提高家庭收入中位數,並成功實現香港經濟的由負轉正,並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至3%。此外,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上升至世界第三,整體競爭力排名上升四位,人才競爭力排名兩年內提升12位至世界第四。這些成績不僅反映了香港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力,也體現了特區政府在推動經濟與民生發展方面的卓越表現。

未來展望:守正創新,貢獻國家與香港發展。《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令各界人士充滿信心,並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未來我亦將帶領香港北京社團總會一如既往團結各界力量,支持國家發展和特區政府政策,明確新定位,不斷創新工作思路與方法,同心協力發揮香港優勢,推動香港用好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等方面優勢,守正創新,實現香港更好更快發展,為京港兩地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為國家發展大局貢獻更多“京港合力”,為民族復興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本文作者為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北京社團總會會長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