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排名 香港八大上榜

日期: 2025-10-09

香港新聞網10月9日電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今天(10月9日)發布2026年度世界大學排名結果,香港八間大學全部上榜,其中香港教育大學和嶺南大學為新上榜,其餘6所大學的名次均有所提升,包括3校創下歷史最佳排名,令香港成為全球唯一“全線進步”的地區。

圖為香港大學。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電台報道,香港大學由去年的第35位升至今年第33位,中大由第44位升至第41位,科大由第66位升八位,今年排第58。

城大排名升三級,今年排第75位,理工大學升一級,排第83位。浸會大學由第251至300組別,升至第201至250。教育大學和嶺南大學是新上榜。教大排第195位,嶺大在第301至350組別。香港有6間大學排名首200位。

香港文匯報報道,THE 2026世界大學排名根據教學、研究環境、研究質量、國際展望和產業5個範疇共18項績效指標作出評分,本年度有來自115個國家或地區的2,191所高校上榜,數量為歷來新高。

全球十大名校繼續由英美包辦。英國牛津大學連續10年排第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保持第二,普林斯頓大學則升一位排世界第三,其餘個別名次有變動。亞洲方面,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繼續居首三,名次與上屆一樣。

THE表示,香港高校於今次排名榜創下紀錄,且首度有6所大學位列全球200強,更是全球唯一所有上榜大學名次均上升的地區(至少3校上榜計)。該機構進一步分析,港校排名提升主要得益於教學聲譽、頒授博士/學士學位比例,以及師生比的進步,說明香港高等教育正逐步轉向研究型大學發展,亦是加大對學術人員及博士研究投入力度的結果。

對今次排名的表現,港大校長張翔表示,該校將繼續追求卓越,透過頂尖教研成果及創新知識交流,履行作為全球頂尖學府的使命,為香港和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香港中大校長盧煜明表示,今年達到歷史佳績說明大學在教研及國際化的持續進步,未來中大會謹慎應對前方挑戰,致力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學術卓越並立志回饋社會的未來領袖。港科大則指會繼續推動創新教學、卓越科研及知識轉移,並持續加強與全球聯繫與合作,以期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發揮更重要作用。

城大校長梅彥昌表示,該校會持續推動國際化教育及研究協作,透過開創性研究和產學研合作應對全球問題,繼續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及國際高等教育樞紐的地位。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會繼續推動世界領先的研究及創新,吸引各地優秀學生,為香港發展國際教育樞紐及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貢獻力量。

教大表示,該校首次於THE世界大學排名上榜即躋身全球前10%,是重要的里程碑。教大校長李子建表示,該校會結合深厚師資教育傳統與前瞻性的創新、跨學科研究及國際合作培育未來人才,為香港國際教育樞紐及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嶺大校長秦泗釗對排名結果表示欣喜,表示該校正致力成為數字時代領先的文理融合研究型博雅大學,並相信其加強研究與知識轉移的努力,可於未來各項國際排名中不斷展現成效。

浸大回覆指,是次排名肯定該校致力提升教學與研究的表現,校方會繼續推動跨學科教育,為國際社會培育能塑造未來的人才。

香港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鄧飛分析指,有關成績反映香港各大學的整體實力,在教學聲譽、學術研究和師資力量等方面的顯著優勢。

鄧飛表示,大學排名的提升對香港具有重要意義,對大學來說,高排名能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和優秀學者,提升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有利於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加速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步伐,同時也有助於吸引更多科研人才和創新企業,促進產學研轉化,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不過他提醒,今次排名中其他亞洲地區同樣有所進步,說明香港國際教育樞紐的發展亦面臨一定的競爭。

他認為,特區政府應該更積極做好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和配套工作,如加快建設北都大學城,預留用地吸引國際頂尖院校合作辦學,而策略方面則要擴大非本地生招生規模,重點吸納東盟及“一帶一路”國家生源,推出針對性獎學金,同時利用與內地高校的合作優勢,推動跨境教育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