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9日電 香港多份報章9日對香港航運業、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排名、十一黃金周旅遊盛況等熱點發表評論。
《大公報》發表社評:開拓新藍海助力國家建設海洋強國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香港航商總會成立一周年典禮上發表視頻致辭,強調全球航運業正面臨風高浪急的挑戰,但機遇大於挑戰。香港發揮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不斷提升航運業韌性,不僅能邁向價值鏈的高端,推動香港成為現代航運中心,更能為助力國家建設海洋強國與交通強國作出更大貢獻。從施政報告多策并舉,到航商總會群策群力,變局之下的香港航運業正在快速轉型,向高端、智能方向發展,覆蓋船舶管理、船舶租賃、海事保險、海事法律與仲裁等高端領域,這不僅能加強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更能完善國家的航運生態圈,助力國家建設海洋強國。正如李家超所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香港航運業必能乘風破浪,開拓新藍海。
《文匯報》發表社評:香港高校應把握機遇 加速建人才集聚高地
在最新發布的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高等教育再次展現強勁實力。八所資助大學全數榜上有名且排名均有所上升,除繼續有五所大學穩居世界百強,更創紀錄首度有六所大學躋身全球前200名,亮麗表現令人鼓舞。香港高校的卓越成就,不僅是本地世界級教育與科研實力的體現,更可成為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支撐。踏入由治及興的新征程,香港應把握環球高等教育“東升西降”的機遇,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貢獻更多香港力量。面對全球人才、科研競爭的深刻變化,香港應進一步發揮“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善用香港具吸引力的國際化教育與科研環境,積極招攬國際頂尖學者、學生來港,強化“留學香港”品牌;同時加強本地人才培養,推動政、產、學、研、投高效協同,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加快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旺丁旺財實不易 提量提質須並重
在今次國慶+中秋的黃金周,香港喜迎八方來客,食正假期紅利,實現丁旺財旺。這背後,既凸顯香港“旅遊天堂”的強大吸引力,更彰顯近年港府貫徹“無處不旅遊”理念,以創新思維吸客有招,攬客有道,取得了積極成果,實屬不易。本港作為享譽全球的旅遊勝地,旅遊資源和文化底蘊豐富,如何進一步挖掘潛力、推陳出新,說好旅遊“新故事”,香港經過持續深入地摸索,找到了新方法、新路徑。總結今年以來本港旅遊市道持續恢復,特別是今次黃金周丁財兩旺的成功經驗,不難發現,持續推動旅遊業提量提質,優化旅遊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旅遊體驗,將有助旅業“動起來、熱起來、火起來”,更好匯聚人氣和財氣,進而刺激整體消費市道,提振本港經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