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香港教育界:對施政報告前瞻性規劃深感鼓舞

日期: 2025-09-18

香港新聞網9月17日電《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17日發表,報告提出的措施面向進一步深化國際教育樞紐建設,包括增加非本地生以自費方式留學香港的學額以及學生宿舍等配套,從而招攬更多國際教研人才和學生。

香港大學。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主席雷添良表示,歡迎行政長官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就進一步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提出多項相關措施,體現教育、科技及人才融合發展。教資會將與八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緊密合作,全力推展各項相關措施。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對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2025年《施政報告》表示熱切歡迎,對其中的前瞻性規劃深感鼓舞。她特別指出,《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完善創科建設策略布局”、“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等重要舉措,不僅是香港發展的長遠布局,更是推動經濟升級轉型和擴大頂尖人才庫的關鍵策略,意義深遠。科大必將積極支持,並與各界協作,共同將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與教育樞紐。

教大校長李子建歡迎《施政報告》提出的多項措施,深化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地位,包括提升資助大學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至50%、擴大資助研究院的研究課程超額收生自資學額至120%,以及由教資會撥款資助八所資助大學加大國際和內地宣傳及師生招攬等,將有助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優秀人才,促進本港成為“未來人才搖籃”。

浸大校長衞炳江表示:“浸大十分支持政府推動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以及強化‘留學香港’品牌的政策措施。”他指出,相關政策長遠而言有助大學在招收具備多元文化背景的非本地學生時更具彈性。在過去數年,浸大招收非本地學生的人數穩步上升,大學將積極擴大非本地學生的名額和促進非本地學生融入香港社會及校園生活。

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亦對《施政報告》的相關政策表示歡迎,並指出這有助香港建成一流國際教育樞紐,進一步吸引全球人才,鞏固本地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大學期待在政府推進AI科研及人才優勢方面貢獻力量。嶺大正全力推展“嶺大60全球學者招募”計劃,目標於2027年,即嶺大復校60周年之際,引進60位國際頂尖學者,以鞏固香港在新興科研領域的人才高地。截至2025年9月中,大學已成功聘請31位傑出學者,涵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機械工程、新材料研究、碳中和等“新質生產力”相關領域,積極為香港及大灣區的科技發展儲備頂尖人才庫。

《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同時提出發展應用科學大學,積極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與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作為香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香港都會大學發稿表示,歡迎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的一系列相關措施,並指出都大一直推動與內地頂尖職業技術大學的合作,並與廣東省院校進行交流,深入探討強化粵港澳三地職業教育發展的聯動效應,以培育大灣區人才,促進產學研協同發展,並推動國際合作項目。

香港演藝學院發稿表示,歡迎行政長官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有關藝術、文化及專上教育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展現了鞏固香港長遠發展的清晰戰略願景,演藝學院深信這將推動表演藝術、文化及專上教育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並帶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