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財經

在航空業,人民幣國際化又傳來利好消息

日期: 2025-11-07

香港新聞網11月7日電 人民幣國際化進展近來不斷加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5日宣布,將人民幣納入其清算系統的可結算貨幣名單,允許全球航空公司與航空供應商以人民幣進行結算。

根據IATA的聲明,人民幣結算將於12月正式啟用,試運行階段已順利完成。本月開始,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和廈門航空公司將率先試點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 香港中通社圖片

據觀察者網報道,目前,IATA清算平台支持七種主要貨幣結算:美元、歐元、英鎊、瑞士法郎、新加坡元、澳大利亞元和日元。該平台為全球581家航空公司提供服務,其中包括33家在華運營的中外航空公司,去年處理結算金額高達638億美元。

“這是中國航空運輸業的一個積極進展。”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孫玉權在聲明中表示,IATA新增人民幣結算選項可以避免高成本和多重貨幣兌換,加快結算速度,並降低匯率風險。

據香港《南華早報》6日報道,丹麥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首席分析師兼中國經濟學家艾倫·馮·梅倫指出,此舉顯示出中國正“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他還提到,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近期首次直接表態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這一表述較此前“穩慎扎實”的官方用語更為積極。此外,人民幣國際化已是被納入中國“十五五”規劃的“戰略性舉措”。

潘功勝10月24日在央行黨委會議上強調,將穩步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堅決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拓展貿易項下人民幣使用,有序深化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推進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南華早報》稱,這些表態是中國政策語言上的重要轉變。

馮·梅倫認為,在美國金融制裁風險和美元體系波動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正在尋求全球影響力的新空間,“美國脅迫、欺淩的外交政策疏遠了許多國家”,中國正迎來一個推廣人民幣的戰略窗口期。

“這為各國進一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提供了動力,也為人民幣作為全球結算貨幣的崛起創造了機會,”他說,“我認為,IATA將人民幣納入結算體系,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的又一塊里程碑式基石。”

今年以來,從跨境二維碼統一網關上線試運行到與印尼央行共同啟動雙邊交易本幣結算(LCT)框架,到與歐洲央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再到11月3日與韓國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5)》,2024年,銀行代客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64.1萬億元,同比增長22.6%;2025年上半年,銀行代客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4.0%。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按全口徑計算,人民幣為全球第三大支付貨幣。

從重點地區看,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使用取得積極進展。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與東盟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8.9萬億元,同比增長50.7%,保持較快增速。多家東盟國家央行表示希望了解投資並持有人民幣資產的途徑,近80%的受訪機構表示目前正在使用人民幣進行業務結算。

中國與中東地區間2024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1.1萬億元,同比增長23.8%,實現快速增長。中資銀行積極在中東國家布局設點,5家國有大型銀行在沙特、阿聯酋、科威特等海合會國家合計設立了14家分支機構或代表處。

中國與歐洲人民幣跨境使用保持良好增長態勢。2024年,中歐間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8.9萬億元,同比增長13.1%;歐央行及部分歐盟成員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也顯示,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從2018年底的2.07%上升至今年9月的3.17%,去年7月一度達到4.74%的峰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