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財經

美港雙重上市企業港股交易佔比躍升至36% 資金回流趨勢明显

日期: 2025-09-17

香港新聞網9月17日電 近期,港股市場呈現強勁復蘇態勢,國際資金加速回流,疊加南下資金持續湧入與優質企業密集上市,推動香港資本市場成為全球配置的重要樞紐。摩根士丹利等機構指出,港股估值吸引力凸顯,資金正從傳統板塊向新經濟領域傾斜,市場結構發生深刻變化。

圖為香港證券交易所 香港中通社圖片

摩根士丹利亞太股權資本市場部主管張曉羽在香港交易所未來科技峰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南下資金累計流入已突破1290億美元,超過2023年全年總額,日均交易量維持在300億美元以上,同比增幅接近一倍。她還指出,在美港雙重上市企業的交易結構出現明顯轉變,此類公司在香港市場的交易量佔比已升至36%,反映出資金正從美股向港股回流。與此同時,國際投資者重返港股市場的趨勢顯著增強,主權基金等長線資金積極佈局,外資在新股發行中的參與度也大幅提升。

投資者正愈發傾向於直接配置港股,既為規避潛在地緣政治風險,也為把握中國資產價值重估帶來的機遇。從估值層面看,H股相對A股的折價水平持續收窄,反映出港股當前的投資性價比正獲得市場認可並加速重估。

業內人士認為,美聯儲降息預期推動全球金融條件趨於寬鬆,美元貶值與油價下跌進一步強化流動性寬鬆預期。全球財政貨幣協同及美國金融去監管等措施,將持續助推全球資產估值,人民幣相對美元仍有補漲空間,港股作為離岸人民幣資產顯著受益。

儘管市場情緒積極,機構普遍認為港股中長期表現仍需經濟基本面與企業盈利支撐。東吳證券指出,美聯儲降息短期利好港股,但中期漲幅取決於企業基本面回升情況。華泰證券亦提示,從PB-ROE框架看,港股處於全球性價比中游水平,並未顯著高估,外資大規模持續流入仍需觀察經濟實際改善。

分析人士強調,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邏輯正從“被動跟蹤”轉向“主動挖掘”,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將成為核心受益對象。景氣賽道中的創新藥、消費電子、新消費及AI科技等板塊,有望湧現更多投資機會。(綜合環球網、21經濟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