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記者慶州10月31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中韓已互相開通旅遊免簽政策,中通社記者近日在慶州報道APEC會議期間,採訪韓國市民,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不少市民對上海和深圳等城市印象很好,認為APEC應是兩國未來進一步合作的新起點。
上海外灘濱水區與黃浦江兩岸城市建築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2024年11月8日起,中國對韓國持普通護照的公民試行單方面免簽入境。韓國也從2025年9月29日起對中國團體遊客實施臨時性免簽政策,持續至2026年6月30日。
據韓國媒體報道,今年1至8月赴中國旅遊的韓國遊客近199萬人次,同比激增40.6%。韓國旅遊發展局相關人士表示,中國實施免簽政策以來,韓國遊客訪華人數顯著增長,預計短期內訪華熱度仍將延續上升趨勢。
另一方面,自9月29日至10月26日,新世界免稅店明洞店接待中國遊客人數同比增長近90%,銷售額增長40%。10月1日至26日,中國顧客占比達77%。
此外,多項民調顯示,普通韓國民眾對中國印象持續向好。
當中“加強韓美日同盟”與“改善韓中關係”同樣重要的認知度上升,創歷史新高;認為當前中韓關係“不好也不壞”占約五成,認為韓中關係“糟糕”的持續下滑。
資料圖為深圳福田CBD。 香港中通社圖片
慶熙大學大四學生Kihoon Kim對中通社記者表示,自己10歲之前去過一次深圳,前兩年再去時感覺變化很多,很多綠色能源車,很多高樓大廈,能看到人工智能的發展,城市變化很多。免簽之前,很多韓國人就會去中國旅遊,但簽證費用很貴。不過,大多數韓國人對上海、青島都很有興趣。周圍朋友去過後,也改變了原來認為中國空氣污染很多的看法,希望以後還會再去旅遊。他笑稱,他的夢想是未來到美國創業,然後將公司發展到深圳經營。
23歲大學生Yunseo認為中國和韓國有歷史悠久的聯繫,雖然不能說一直有好的關係,但民眾是希望兩國未來能有更多連接及合作、會更加友好。在開放免簽後,她最想去的城市也是上海,周圍朋友去過後都有所誇贊。
東國大學教授Lee Youngchan的妻子是中國人,他認為韓國新政府跟中國政府關係還不錯,APEC應該是兩國未來進一步合作的新起點。韓國政府意識到,開放中國遊客簽證對韓國經濟、旅遊發展很有幫助,是個很好的機會。
今年35歲從事美容行業的Jang yising說,韓國是有一些反華小規模活動,但他認為這是一些機構來組織的,任何國家都有這樣一股反對其他國家的勢力,但不會有很大的反響。他指,中國遊客消費力很強,幾乎美容店都會配中文翻譯,開通簽證會更加帶動韓國旅遊業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