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商業

中國深海資源調查勘探實現歷史性突破

日期: 2025-10-31

香港中通社10月30日電 據2025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10月30日消息,“十四五”以來,中國深海資源調查勘探實現歷史性突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近日發布的《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5》顯示,2024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0.5萬億元人民幣,海洋經濟規模持續擴大。

圖為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自然資源部網站圖)

《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各地深入挖掘海洋資源潛力,持續激發海洋經濟活力。其中,北部、東部、南部三大海洋經濟圈持續擴能。2024年三大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分別為31899億元、33446億元和37858億元,分別比2020年名義增長33.1%、37.7%和33.3%。16個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創新探索更加深入,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中國已建成從水面至海底的深海探測裝備體系,“蛟龍號”、“奮鬥者”號等一批載人潛水器的運用,推動中國載人深潛能力躍居世界領先水平。在深海一號、大洋號等現代化遠洋科考船隊的支撐下,截至目前,中國已組織實施93個大洋航次,航跡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消息稱,依託高精度地球物理探測、深海拖曳觀測等關鍵裝備,中國全面掌握“全海深到達、全礦種識別、全時域感知”的尖端深海勘查能力。

中國成功突破跨洋高可靠海纜系統核心技術,自主研製出國際領先的大容量低損耗海底光纜,深海通信實現10萬公里跨越,構建自主可控的“海底信息動脈”,為國家信息安全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關鍵支撐。

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深海微生物資源庫,保有近3萬株深海微生物,新物種發現量佔全球1/4。不僅實現關鍵酶製劑進口替代,更在生物醫藥、綠色農業等領域形成突破性應用,將深海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此外,中國還在海洋環境保護、綠色開發等領域加強國際合作,倡導“深海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相平衡”的理念,為區域開發與保護貢獻“中國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