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17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揚言將對中國產品加徵100%關稅。對此,港商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一早已進行數方面部署,包括在關稅暫緩期搶先出口貨物,同時分散產品生產地和出口市場,因此預期整體影響不會太大。
當地時間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宣布,將從11月1日起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100%的關稅,且新稅率將叠加於現有關稅之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關稅都是反反覆覆,所以我們都是見怪不怪。”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昨日(16日)介紹,有進行數方面部署,包括出口方面,早前關稅暫緩期,港商已經搶先出口貨物,因此聖誕節、感恩節的訂單均已發出。現時處於觀望態度,不敢接數額較大的訂單。
此外,他指也會做多元地區的供應及生產綫,再出口美國,並會發掘一些其他新興市場。
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副秘書長李志峰也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反覆不定,今年以來港商一有貨就出。他認為,此次加關稅只有短期影響,長遠來說仍可觀望。
美國不穩定的關稅政策已非新鮮事,香港鞋業總會永遠榮譽會長梁日昌近日亦回應指,其聖誕節訂單已全部赴運,明年春季的物料採購則會暫停,待局勢明朗再進行。
此外,梁日昌稱,現時美國的消費市場亦疲弱,有些進口商現金流不足。港商有生意當然樂意做,但也要做足“安全措施”,現時會要求一些美國的進口商先付20%至30%定金才開工,付清60%貨款才赴運。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則期望,中美領導人在即將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期間會面,認為透過交談可能有利舒緩情況;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副會長馬介欽相信港商已做兩手準備,分散產品生產地和出口市場,預期整體影響不會太大。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4日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時表示,政府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及務實應對,全力保障香港利益。
李家超說,上次美國表示提高關稅後,特區政府立即公布7項措施,包括加強國際交往合作、加快香港產業升級轉型、加大發展科技創新、開拓新資金來源和資金通道、吸引外國企業和資金進駐香港等,事實證明措施有效,政府會繼續推動有關工作。
他提到,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11項支援中小企的措施,香港不少企業已將生產線多元化,分散至不同地區,以降低關稅風險;也有不少企業已將戰略重點轉向新興市場,不再依賴單一國家,香港作為企業“走出去”的平台,將因此獲得無限商機及經濟效益。
李家超強調,香港仍是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加上簡單低稅制和安全穩定的營商環境,將繼續支持香港經貿的可持續發展。他指即便面對關稅戰的挑戰,今年上半年香港經濟仍錄得3.1%的實質增長。相信只要香港齊心協力,勇於創新,機遇將大於挑戰,可達香港經濟今年實現2%至3%的增長目標。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昨日發布數據,與2024年同期比較,2025年8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量及進口貨量,分別錄得12.4%及9.7%的升幅。在價格方面,整體出口及進口價格則分別上升2.0%及1.9%。
在2025年首8個月,商品整體出口貨量及進口貨量與去年同期比較,分別上升10.9%及10.7%;整體出口及進口價格則均上升1.9%。
按主要目的地劃分,今年8月與去年同期比較,輸往所有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量均錄得升幅,當中以越南的升幅最大,錄得49.5%的增長,其餘依次為台灣(27.7%)、美國(19.7%)、印度(15.7%)及中國內地(6.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