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商業

美媒:中國正以 “美國之道”,還治美國之身

日期: 2025-10-18

香港新聞網10月17日電(編輯 李雪萍)近日,中美貿易談判波瀾再起。在中國加強稀土相關物項出口管制後,美國方面反應強烈。《紐約時報》16日發文稱,中國正用美國當初對付華為的招數來治美國。分析人士指,在某種程度上,中國的策略運用甚至比美國更勝一籌。

美國總統特朗普 新華社資料圖片

《紐約時報》以“中國的稀土管控:對美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為題發文稱,過去幾年,美國政府強制推行全球規則,禁止所有企業向中國出口尖端芯片及其製造設備。美國官員稱,此舉旨在確保中國無法在人工智能競賽中佔據上風。

文章稱,中國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新規一事表明,“這一手段並非美國獨有”。

“美國現在必須面對一個事實:對手有能力威脅到美國經濟的多個重要領域。”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政治學家亨利·法雷爾說道,“中國開始學會借鑒美國的策略,而且在某種意義上,比美國當前的運用更勝一籌。”

文章稱,供應鏈限制模式最早於2020年由美國率先使用。當時,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科企華為,啟用了一項名為“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的冷門條款。除了限制對華為輸出美國技術以外,美國政府還禁止全球企業向華為供應包含美國零部件以及使用美國設備或軟件製造的產品。

文章指,面對中國的稀土新規,美國政府似乎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因為有關措施可能會重創美國產業。

美國官員和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稀土出口管制的影響範圍遠大於美國的技術管制。

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芯片戰爭》作者克里斯·米勒稱,中國稀土新規的影響可能“極為廣泛”,幾乎遍及全球半導體產業。

文章認為,中美兩國各自利用的供應鏈,都是對方多年來難以在本土提升的領域。不過,中國已經投入數十億美元來推動本土芯片產業發展,相比之下,美國可能仍需數年才能重啟稀土生產。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丁·科爾澤帕表示,如果中國能够繞過美國芯片限制,而美國卻需要更長時間擺脫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所帶來的影響,那麼這對美國來說將是個“大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