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香港10月6日報章社評摘要

日期: 2025-10-06

香港新聞網10月6日電 三年前於“劏房”住所內向前來探訪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演奏小提琴的李靖甫同學,日前在香港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國慶文藝晚會上,與著名小提琴家姚玨和香港弦樂團同台演奏跨界作品《粵劇幻想曲》。香港多份報章對此發表社評。

《大公報》發表社評:“劏房”少年實現逆襲 解決跨代貧窮初見成效

這樣的“逆襲”成功例子并非個案,這是香港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港人拚搏精神的體現,也是新一屆特區政府持續關心青少年發展的有力反映。從“共創明‘Teen’計劃”到簡約公屋、社區客廳等等,3年來特區政府以一項又一項具體政策,推動解決跨代貧窮問題,如今正取得初步成效。我們相信,朝著正確的方向久久為功,為青少年實現夢想搭建更廣闊的舞台,將湧現更多“逆襲”成功例子。特區政府勇於擔當作為,積極務實施策,由治及興正在變成一個又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

《文匯報》發表社評:精準扶助 讓更多弱勢青少年圓夢

據統計,全港約有逾11萬間劏房,居住人口達22萬,近5萬兒童及青少年居於劏房等不適切居所。居於劏房的小孩,面臨學習及活動空間不足的問題。經濟條件的不許可,又對他們的眼界及未來人生規劃造成制約。特區政府為香港社會“告別劏房”制定多項新政,包括設立“社區客廳”、增建“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等。除了在硬件問題上幫助劏房戶脫離惡劣居所,共創明“Teen”計劃等項目更發揮引領作用,集結社會各界力量,在人生規劃、事業發展方面作出支持,為弱勢青少年注入巨大精神力量,用關愛的氛圍引導他們培養樂觀正面的價值觀,努力改變自身命運,繼而成為社會的棟樑。

《香港商報》發表社評:共創明天 點亮基層青少年夢想

只要制度設計合理、社會各界攜手,更多基層青少年都能夠從“向上游”,一步步踏上人生的高地。一是政策點燃希望,施政報告提出的各項措施,為青少年提供了初期的“啟動資本”與“安全網”;二社會接棒前行,企業搭建舞台、義務導師指引方向、家族辦公室投入資源,成為“助人圓夢”的重要力量,將政策的火種轉化為持續燃燒的火焰,形成堅實的支持網絡;三是個人全力以赴,基層青少年憑藉勇氣與毅力,緊握每個機會,完成夢想的衝刺,把夢想化虛為實、開花結果。政府營造環境,社會注入動力,青少年展現決心——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