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香港灣區養老新試驗啟動:千名長者赴粵享每月5000元資助

日期: 2025-10-02

香港新聞網10月2日電 香港政府昨(1日)起啟動為期三年的試驗計劃,資助1,000名綜援長者赴粵入住指定安老院,每月提供5,000元資助。同步實施的公屋租務靈活安排,為離港長者保留戶籍6個月,進一步推動大灣區養老資源互通。

千名長者赴粵享每月5000元資助

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政府自2025年10月1日起推出為期三年的試驗計劃,旨在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下的安老院。每名合資格長者每月可獲5,000元資助,名額1,000個。參加試驗計劃的長者除可在綜援養老計劃下領取現金援助,還可每月獲發5,000元資助,用於支付入住指定安老院的院費及應付相關生活開支。

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自2014年6月開始推行。(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據了解,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長者入住廣東院舍試驗計劃由關愛基金資助。申請人必須符合資格參加或已參加綜援長者廣東及福建省養老計劃、將會或已經入住指定安老院,以及沒有同時獲社會福利署或其他機構資助安老院住宿費用。

公報透露,社署已委聘新家園協會為認可服務機構,協助社署推行試驗計劃。合資格綜援長者明日起可向服務機構或負責其綜援個案的社會保障辦事處提出申請。服務機構會提供有關指定安老院的資訊,讓長者及其家人自行選擇合適的安老院,並協助他們辦理有關申請手續。完成審核後,社署會向申請人發出通知書,通知其申請結果及資助發放安排。參加試驗計劃的長者除可在綜援養老計劃下領取現金援助,還可每月獲發5,000元資助,用於支付入住指定安老院的院費及應付相關生活開支。

服務機構會舉辦到訪個別指定安老院的體驗團,讓長者參觀設施和體驗服務,以便選擇合適的安老院。首個體驗團暫定11月舉行。社署將分批向合資格綜援受助長者發信,介紹試驗計劃並邀請他們參加體驗團。

公租房長者離港可保留現居屋單位或戶籍六個月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去年全港65歲或以上人口比例升至23.9%,即接近每4個港人便有1名長者。據立法會研究刊物顯示,香港長者人口達170萬。而香港的安老院舍服務數量極其有限。根據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數據,香港共有約8萬個安老院舍照顧服務宿位,其中逾4.6萬個為非資助宿位。

這意味著,若長者需要入住資助宿位,除了需要符合相關基本要求外,長者或需已達耄耋之年,或摔倒至腰椎受傷,才能獲院舍“錄取”。根據社會福利署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數據,分別有14928人和2106人輪候資助護理安老宿位和資助護養院宿位,平均輪候時間分別為19個月和8個月。

部分長者轉投內地養老。香港立法會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定居廣東省的65歲及以上香港長者居民總數,急增40.5%,至2024年中已經達到9.96萬人的高位,佔香港長者人口約6%。

據社會福利署的政策介紹,廣東院舍住宿照顧服務試驗計劃自2014年6月開始推行,並在2020年1月將試驗計劃恆常化,現名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

此次試驗計劃對於公租房長者離港到內地養老有什麼新政策?房屋委員會表示3月起已實施更靈活的租務安排,為選擇到內地養老的長者提供更長的適應期。參與試驗計劃的公共租住房屋長者住戶由離港到內地養老起,可保留其現居公屋單位或戶籍六個月。上述安排也適用於房屋協會出租屋邨的長者住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