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30日電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時,香港九龍公園一棵編號 LCSD YTM/70、樹齡逾110年的大葉合歡古樹傾倒,情況岌岌可危。中國建築組織義工隊趕赴現場,與康文署、樹木辦、九龍公園等多方代表和專家共同救援。
九龍公園的大葉合歡樹,自1970年公園落成時,已紮根於此,並於2004年入選香港“古樹名木”名冊。大葉合歡樹承載著很多香港市民,遊園踏青、休閒納涼的共同回憶;作為香港市中心熱門打卡地,也深受海內外遊客喜愛。大樹傾覆的消息,迅速引發全城關切。
這株高15米、樹冠約17米、樹幹直徑逾1.3米的古樹種於1米多高的“泥膽花盆”中,80% 根莖已斷裂脫出。随着古樹傾倒的畫面在網上傳播,香港市民和內地網友自發向康文署、樹木辦、公園管理層等部門,留言請願呼籲救援,香港媒體亦跟進報道。在各方關注下,香港文旅局委託“中國建築社區應急義工隊”協助搶救傾覆大樹。
接到委託後,中國建築組織義工隊趕赴現場,與康文署、樹木辦、九龍公園等多方代表和專家共同研判處置方案。九龍公園代表對“中國建築社區應急義工隊”到場救援表達感謝,希望義工隊在保障自身安全下作業。
這次古樹搶救難度極大:樹齡太大,僅靠約20%根系維生,且樹身有空心化跡象;作業現場狹窄,起重機距古樹最近處 65 米,吊運精度及支撐構件等要求極高。作為獨立專家被請到現場指導救援工作,古樹管理專家林博士在實地勘查後直言:“經現場檢測發現,古樹根系已現大面積空洞,情況不容樂觀。目前能做的就是盡力搶救,為這棵百年古樹爭取一线生機。”
据悉,“古樹名木”名冊上的 500 棵古樹名木,迄今僅存 436 棵,正在以每年3棵的速度消失;此次大葉合歡樹的搶救行動,格外牽動市民的心。一對居住在公園附近的夫妻,颱風過後日日來打卡古樹情況,與附近的老人家一起,自發為義工送水,了解救援進展。這對夫婦坦言,“見大家齊心救樹,仲有專業義工,那一刻覺得古樹有救了”。
“中國建築”的義工隊爭分奪秒,立即採取急救措施:首先,建議以麻布袋覆根鎖水、淋水補濕、築牢第一道生命防線;其後,啟動“雙保險”——邀請兩家業內知名園藝公司的園林專家參與擬定方案,透過交叉論證,擇取最佳對策;第三,發揮公司專業力量,調配兩架大型吊機,測算模擬斜拉方案。兩架吊機是工程中調運鋼結構和工字鐵的專業機械。
施工前,義工隊修剪樹冠、設 30 米圍擋做前期準備,避免發生吊運風險;施工時,捨棄高效便捷的金屬吊索方案,採用可承重30 噸的帆布帶加“金剛圈”方案,給大樹提供“溫柔但有力”的承托,竭盡所能地降低對古樹“二次傷害”的可能性。
經過數日籌備,9月30日,大樹扶正工作啟動。由工程師,樹木專家組成的義工團隊,利用最大承重120噸的巨型吊機,緩慢吊起大樹的躯幹。每次躯幹的角度升高10~15度之後,就要暫停工序,調整大樹捆綁帆布繩的受力位,確保树幹在緩慢升高的過程中,不會因受力不均或者集中受力發生折斷。經過多次調整,歷時五個半小時,九龍公園倒塌的大葉合歡古樹終於被扶正,後續加固支撐和原土回填工作今晚還將繼續,待古樹完全穩固後,將移交給康文署。義工團隊以“最小傷害”為代價完成了古樹救援工作。
這次義工隊行動背後,是中國建築扎根香港46年來,在無數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累計保育移栽逾千棵珍稀樹木的寶貴經驗。特別是在2003年迪士尼樂園重建項目中,作為樂園項目的主要承建商之一,中國建築工程團隊攻克重重難關,將重達 180 噸、佔地面積極大的假菩提樹毫發無損地轉運至保育林地養護,2004 年再成功遷回原址,事件曾廣獲傳媒報道,令社會留下深刻印象。
風雨無情,工程有愛。這一次的救援,不僅是技術的考驗,更是情感的承載。46年來,中國建築在港築造的不僅僅是高樓大廈,更是“紮根香港、服務社會”的莊嚴承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