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0月1日電 10月1日上午,香港特區政府在金紫荊廣場舉行隆重的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
上午7時56分,護旗方隊在香港警察銀樂隊演奏的《歌唱祖國》樂曲聲中,邁着整齊的中式步操步伐邁入廣場,走向旗杆。隨後全場肅立,行注目禮,面向國旗與區旗,高唱國歌。國歌響起的瞬間,旗手將國旗、區旗撒向空中,國旗與區旗一同徐徐升起,迎風飄揚。
升旗儀式結束後,觀禮嘉賓前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出席國慶酒會。
香港中通社圖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國慶酒會致辭時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亦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提醒大家既要銘記歷史,更要展望未來。
李家超稱,回望過去四分之三個世紀,中華民族走過了極不平凡的征程。從抗戰勝利到建國初期的艱辛奮鬥,從改革開放邁向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騰飛,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如今,國家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國力強大,成就舉世矚目,國際影響力舉足輕重。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會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發揮“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獨特優勢,着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統籌好安全和發展,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香港中通社圖片
他稱,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的最高原則,政府會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維護安全和推動發展,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會全力辦好今年12月7日舉行的第八屆立法會選舉,確保選舉公平、公正、誠實和安全有序進行。
其次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我施政的最終目標。”李家超指出,經濟與民生相輔相成:經濟增長是改善民生的基石,能夠創造就業和財富;民生改善則帶動社會需求,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紅利相互連結,有聯動效應。發展經濟帶來更多優質職位,帶動工資上升;經濟蓬勃會增加財政收入,讓政府建設更多基建、提供更多服務。在這聯動關係中,部分行業如金融、貿易等會較快獲得紅利,一些行業則可能較間接受益,但紅利最終會遍及整個社會,讓大家共享發展成果。這一點可從家庭收入中位數在三年間上升了11%體現出來。政府會透過政策大力疏通紅利轉化的樽頸,縮短效益實現的時間,讓市民更快、更多地受益於經濟發展成果。
第三是落實好《施政報告》的政策和理念,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李家超指他重視即時措施解決市民日常問題,同時重視長遠規劃和系統布局。三年多以來,他積極推動政府與社會改革求進,各政策不斷落實,陸續見到成果。除了市民收入增加、市面不時出現車水馬龍的現象外,國際評級亦不斷上升。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上升一位,連續兩年全球第三,香港整體競爭力上升四位至世界第三,人才競爭力兩年間躍升十二位至全球第四,安全城市排名躋身十大至世界第七。這些客觀評級不但反映政府施政方向正確,以及政府和市民的共同努力,更反映香港經濟前景光明和國際的信心,彰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強大生命力。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李家超表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科技急速發展帶來急速轉變,我們處於不可逆轉的經濟轉型期,是邁向經濟更強大的必經過程。香港正站在邁向由治及興的關鍵節點。我深信,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改革創新,我們的共同家園——香港必定更美好,東方之珠更耀目光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