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23日電 題:“風王”逼近香港 專家指威力超“山竹”
香港中通社記者 徐嘉儀
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最強颱風“樺加沙”正逼近香港,香港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23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時分析,其威力超越2018年颱風“山竹”,甚或有機會增強,對香港構成嚴重威脅,廣東西部沿岸更面臨風暴潮與漲潮疊加引發的嚴重水浸風險。
“樺加沙”是如何形成的?為什麼這麼強?岑智明指出兩個因素:大氣及海洋環境。他說,現時太平洋海水溫度較暖,加上“樺加沙”附近一帶的垂直風切變較弱,其風暴結構沒有受到破壞,於是越演越烈,發展相當穩定和迅速。
據悉,“樺加沙”在22日至23日凌晨成功完成眼壁置換,“進化”出更巨型的風眼。期間,熱帶氣旋在原本的眼牆以外,形成新一道“外眼牆”,逐步移入並取而代之,令風眼及風力擴大。從氣象衛星提供的紅外線雲圖所見,“樺加沙”經歷眼壁置換之後,風眼明顯變大。
岑智明說,超強颱風通常都會發生眼壁置換,至於“樺加沙”會否發生多於一次眼壁置換,需視乎其週期發展,以及進入南海後的環境,包括海水溫度及有無東北季候風。若海溫、濕度較高,又沒有氣流入侵,“樺加沙”就有機會增強,反之減弱。
“在未登陸之前,颱風仍有機會增強。”他以過往多個颱風為例,接近華南沿岸後都沒有減弱,而曾在華東登陸的颱風更出現過橫跨多個省份、登陸後持續1至2天的情況,因此要密切留意。“但颱風在登陸後,進一步移入內陸,則會迅速減弱。”
按照香港天文台現時預測,“樺加沙”會橫過南海北部,並逐漸靠近廣東沿岸,其環流廣闊,風勢猛烈,香港23日稍後天氣將急速轉壞。
根據內地中央氣象台預測,“樺加沙”將在24日凌晨至下午在廣東汕尾至海南文昌一帶沿海登陸,當天亦最接近香港。有分析指,“樺加沙”對香港的影響很大可能達至2018年“山竹”的嚴重程度,當時天文台發出十號颶風信號。
“破壞力的關鍵在於其路徑,及與香港的距離。”岑智明指出,1962年的颱風“溫黛”以及1937年的颱風“丁丑”是直接在香港登陸,當時颶風和風暴潮的影響顯著,殺傷力很大。最新預測“樺加沙”將在香港西南偏南約100公里掠過,以目前經過呂宋海峽的強度來看,威力已超越“山竹”,會否超越其他颱風則是未知之數。
但他提醒,廣東西部沿岸是最高危地區,因24日上午是漲潮,風暴潮加上潮汐高潮疊加,水勢將相當迅疾,帶來嚴重水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