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19日電(記者 馮秋榆) 《華盛頓郵報》9月19日報道,特朗普拒絕了一項超過4億美元的對台灣軍事援助計劃,“如果得到證實,這將被視為特朗普政府為尋求與中國達成廣泛貿易協定做出的,緩和緊張局勢的努力。” 記者綜合美媒報道發現,越來越多的美國專家呼籲特朗普修正目前的對台策略。《紐約時報》近日發表美國國防政策專家詹妮弗·卡瓦納的文章認為,“美國無法承受與中國的衝突,特朗普政府避免台海戰爭的最佳選擇是尋求與中國達成新的協議,并強烈重申美國不支持台獨。”
賴清德力推的海鯤級潛艇後續艇建造計劃推遲(圖源:華夏經緯網)
消息稱:特朗普停止對台4億美元軍事援助
《華盛頓郵報》9月19日報道稱,知情人士表示,特朗普拒絕批准的這項一攬子計劃價值超過4億美元,包括彈藥和自主無人機,比過去幾輪對台援助“更具殺傷力”。不過,白宮表示該決定尚未最終確定。彭博社9月19日評論稱:“如果得到證實,這將被視為特朗普政府為尋求與中國達成廣泛貿易協定做出的,緩和緊張局勢的努力。”
美國媒體評論認為,特朗普政府廣泛緩和了美國與中國的競爭,因為其首要任務是確保稀土資源,這是美國製造業的關鍵成分。此外,暫停援助也反映了特朗普對外交政策的交易性態度——不支持無償運送武器,“台灣應該購買自己的武器”。“台北一直在加強自己的防務承諾,部分原因是為了安撫華盛頓。”
“台灣仍然是中美關係中摩擦的主要根源。國會授予政府每年10億美元的權力,以向台灣提供軍事援助,這一總額將在9月財政年度結束時重置。”
美國防專家呼籲修正對台策略 恢復台海平衡
越來越多的美國專家呼籲特朗普修正目前的對台策略。《紐約時報》近日發表美國國防政策專家、國防優先事項(Defense Priorities)智庫軍事分析主任詹妮弗·卡瓦納的文章認為,特朗普政府避免台海戰爭的最佳選擇是尋求與中國達成新的協議,通過縮減美國在台灣的防禦建設來恢復台海平衡,并讓台灣注意到美國的軍事支持既沒有保證也沒有無限,并強烈重申美國不支持台獨。
他說:“台灣一直是中美關係的眼中刺,過去十年來,一個危險的反饋循環已經形成,每一次台獨言行激起的波瀾都將台灣更多地推向中美關係的中心,增加衝突的風險,并引發人們對如何應對這一看似棘手的局勢的焦躁分析。然而這個循環不是預定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卡瓦納回顧分析表示:“1970年代,北京和華盛頓達成了微妙的妥協:美國確認北京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國也沒有支持台灣的獨立,并將與台北的接觸限制在非官方渠道。事實證明,這種矛盾的平衡行為非常成功,美國從與中國的貿易和其他合作中獲益匪淺。2016年蔡英文上台後,態度大相徑庭,特朗普也違反禮儀接受了蔡英文的祝賀電話,并放寬了對與台灣外交接觸的限制。拜登造成了更大的損害,他一再表示將派遣美軍保衛台灣免受攻擊,沒有堅持長期以來在這個問題上的‘戰略模糊性’。”
“2024年1月當選的賴清德的台獨立場比蔡英文更加對抗。如今,美國必須讓台北意識到,美國可能不會提供幫助,并且應該避免激怒北京——這可能是維護台海穩定的最佳方式。” 詹妮弗·卡瓦納說。
“美國無法承受與中國的衝突”
卡瓦納認為,特朗普正在尋求與中國就貿易和安全達成協議,“到目前為止,他似乎對在第二個任期內就台灣問題與北京對抗持謹慎態度。今年夏天,他拒絕了賴清德在前往拉美途中在美國停留的請求,并取消了與台北的防務談判。”
“特朗普必須更進一步,強烈重申美國不支持台獨,重新限制外交接觸,并停止國會和國務院擴大台北參與國際組織的努力。特朗普政府還可以從台灣撤出美國軍事訓練員,以及該地區的武器系統。總之,減少台灣在中美關係中的核心作用。這種政策以前已經奏效了,對每個人都有好處。僅僅做出努力就會發出一個重要信號,即美國願意在對中國極其重要的問題上給予和承擔。”
他強調:“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爭將沒有贏家。台灣對美國來說當然很有價值,但不值得美國開戰。中國是一個強大的軍事強國,擁有越來越多的導彈和核武器庫,可以到達美國本土。美國的軍事資源已經因其他地方的衝突而捉襟見肘,因此無法承受與中國的衝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