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去年138項KPI有3項未完成 李家超:均有可接納理由

日期: 2025-09-17

香港新聞網9月17日電(記者 張明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7日發佈2025年施政報告,他在附件中指出,2024年施政報告為指定項目訂立138個指標,其中72個是全新指標,通過審視指標落實情況,有3項未有按原定指標完成,均有可接納的理由。

該三項未完成指標為,為推進北部都會區建設,在2025年第一季公佈有關由政府成立公司營運新發展區內試點產業園區的具體建議。

李家超解釋,今年2月籌備財政預算案時,政府留意到發展局擬推出在洪水橋的產業園用地毗鄰土地正在招標,如公佈產業園區的實際土地位置和公司細節,有可能影響招標的公平性,因此獲財政司司長同意在用地完成招標程序後才推出試點產業園區公司細節。

隨後政府作整體考慮,認為上述在產業園外的洪水橋的招標地應納入產業園內,以產生規模效應,政府今年7月21日就此宣布中止有關用地的招標和新方向。發展局正就擴展了的新產業園區再規劃和調整園區公司細節,並會向今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的“發展及營運模式設計組”匯報,今年內公佈結果。

其二,為加快市區重建,在2025年上半年制訂利用新土地推動大型舊區重建項目的政策建議。

李家超表示,今年年中發展局提交建議,行政長官審視後認為其中有關市區重建局“樓換樓”措施,內容未夠具體,另外針對有迫切重建需要的地區,提供誘因可加強,使措施更有效推動私人重建項目,指示發展局再作研究,兩個月內提交優化建議。發展局在今年8月下旬提交建議,行政長官同意並納入今年施政報告內第219 (ii) 及 (iii) 段公佈。

第三是在2024/25學年設立教師專業發展基金,持續優化教師培訓及交流項目。

政府2月公佈財政預算案,提出修訂六個規模較大的種子基金和檢討36個基金的財務安排。

李家超指,由於檢討需時,且結果可能產生對教師專業發展基金的連鎖影響,教育局認為可用其現有資源同樣提供教師專業發展項目直至 2027/28 學年,因此暫停教師專業發展基金的設立,並在4月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反映情況,行政長官及財政司司長同意教育局的做法。

2025施政報告中,李家超一共訂立140個指標,包括79個新指標和61個在2024年施政報告訂下、有效性超越一年繼續生效的指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