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美媒:印度反美情緒升溫,美印關係“破鏡”難重圓

日期: 2025-09-17

香港新聞網9月16日電(編輯 李雪萍)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印度放軟姿態後,美印貿易談判於本周重啟。儘管兩國已釋放出關係緩和的信號,但美媒注意到,反美情緒在印度持續升溫,美印關係的“破鏡”看起來難以重圓。

印度首都新德里 新華社資料圖片

《華盛頓郵報》15日報道稱,過去兩周,特朗普與印度總理莫迪釋出“可能和解”的信號。特朗普稱,美印關係是特殊的,無需對此感到擔心。陷入停滯的美印貿易談判於本周重啟,莫迪表示談判將“釋放兩國夥伴關係的無限潛力”。

不過,分析人士和印度前官員則指,對美印關係的實質損害已經造成。

“即使兩國關係得以修復,(美國)這種背叛行為仍將長時間留在人們的記憶裡。”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南亞項目主任米蘭·瓦伊什納夫說道。

報道稱,兩國的外交風波始於今年4月,當時特朗普多次宣稱自己促成了印巴停火,而印度政府則公開駁斥了這一說法。到了7月,特朗普猛烈抨擊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隨後以此為由將印度輸美商品關稅加至50%。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頻頻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針對印度的尖銳言論。特朗普將印度貶低為“死亡經濟體”,並揶揄印度未來可能會向巴基斯坦購買石油;白宮顧問納瓦羅聲稱印度在替俄羅斯“洗錢”;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要求印度退出金磚國家——此舉被印度各界視為對國家戰略自主權的攻擊。

分析人士指出,對老一輩印度人而言,特朗普及其政治盟友的連番尖銳言論喚醒了往昔屈辱的痛苦記憶;而對年輕一代來說,這些言論讓他們重新審視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拉賈·莫漢表示,印度民眾上次如此憤怒還是在20世紀90年代,當時美國因印度進行核試驗而對其實施制裁。

印度前外交秘書薩仁山稱,2008年簽署的核能合作協議標誌著美印關係取得突破性進展,自此兩國關係蓬勃發展。2020年中印邊境衝突爆發後,美印的距離更是進一步拉近。如今,美印摩擦喚起了印度民眾對這段關係的質疑,莫迪今後的外交政策將不得不考慮到這些社會情緒。

“美國人從來都不是、也永遠不可能是值得信賴的朋友。”印控克什米爾的65歲教師蘇凱什•卡朱里亞說道,“他們隨時可能拋棄我們。”

33歲的孟買項目經理斯里納特•巴拉德瓦傑談及特朗普時說:“一個連自己家都管不好的傢夥,竟想征服全世界。”他坦言,自兩國關係急劇下降,自己便盡可能地避免使用美國產品。

報道提到,特朗普政府針對印度的尖銳言論還帶動了網絡上的反印情緒,進而加劇了印度民眾對美國的反感,雙方的隔閡進一步加深。

分析人士表示,即便美印領導人能够修補裂痕並在貿易方面達成協議,雙方關係也不太可能恢復如初。(完)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