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9月17日在立法會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報告。這是李家超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報告以綠色為封面顏色,主題是“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他指,這份施政報告既是香港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的進程表,也是香港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實現突破新局面的策略部署。
9月17日下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政府總部舉行記者會,講解當天上午發表的2025年施政報告,並回答記者提問。(香港中通社圖片)
筆者認為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以革新治理思維提出多項具體措施,展現強化施政新風的決心,處處體現“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導向,為香港開創具突破性的發展新局。在治理體系方面,李家超提出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將政治問責與行政執行緊密銜接,並強化公務員評核機制,確保權責清晰、賞罰分明。此制度不僅要求部門首長建立高效團隊,更設立獨立調查小組處理嚴重問題,從根本提升政府效能。同時,成立“AI效能提升組”,積極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重組工作流程,展現與時俱進的革新魄力。其中最令人振奮的是,報告以“拆牆鬆綁”為核心推動北部都會區等重大項目發展。李家超宣布親自領導“北都發展委員會”,透過專屬法例簡化程序,並創新採用“快速審批制度”、容許採用各地優秀建築方法與材料,實現“安全、省錢、省時”的目標。這種打破傳統思維、積極鬆綁制度障礙的做法,正是香港過往一段時間所欠缺的。委員會下設三個工作組,分別針對發展模式、大學城建設與規劃執行,並引入專案監督辦公室與時限通報機制,處處體現“貫徹以結果為目標”的執行力。
從治理革新到區域開發,筆者認為,李家超班子再一次展現強烈的結果導向與問題意識。他既不回避過往制度冗長、權責不清的積弊,更敢於引入新思維、新技術與新制度,真正展現“以結果為目標”的擔當。這種強調效能、創新與問責的施政新風,不僅有助提升政府管治水平,更將為香港發展注入新動能,值得社會各界肯定與支持。
(本文作者為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香港菁英會副主席、陽江市政協委員、河南省青聯港區常委 高松傑)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