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財經

美联储降息為貨幣政策提供更大操作空間 中國堅持“以我為主”基調

日期: 2025-09-24

香港新聞網9月23日電 美聯儲時隔9個月重啟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雖然此次降息被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稱為“風險管理式”降息,主要出於對美國就業市場可能出現快速惡化的擔憂,而非意味著開啟持續性降息周期。但業界普遍認為,美聯儲降息減輕了中國貨幣政策面臨的外部壓力,為中國貨幣政策帶來了更為寬鬆的外部環境。

圖為中國人民銀行 香港中通社圖片

中國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指出,這將為中國貨幣政策帶來更大的迴旋餘地,新一輪降準、降息的時間窗口可能打開。中國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認為,隨著海外降息周期延續,寬貨幣環境改善,中國央行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中國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副總監白雪分析,伴隨美聯儲降息和美國經濟降溫,美元指數將承受下行壓力,中美利差收窄將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為人民幣帶來被動昇值動能。國際資本已開始尋找“避風港”,中國成為重要目的地。國際金融協會(IIF)報告顯示,8月外國投資者向新興市場投入近450億美元,其中約390億美元流向中國。

中國匯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表示,美聯儲降息提供了更大操作空間,但短期內降息的迫切性不強。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LPR調整面臨多重約束,且經過多輪下調後,目前存款利率繼續下降的空間有限。

在此背景下,降準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目前中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6.2%,在主要經濟體中仍處於較高水平。預計四季度中國央行可能實施年內第二次降準,幅度為0.25-0.5個百分點,以優化市場流動性期限結構,並為LPR下降創造條件。

但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不能僅依靠降低LPR,更需要從降低非利息成本著手。中國工商聯調查顯示,民營企業最希望解決的是“減稅降費”問題而非融資問題。因此應更好地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牽引帶動作用,增強金融機構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能力。同時加強貨幣信貸政策與財政貼息、風險補償等措施的協同效應,不斷提升金融支持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實效。

總體而言,中國貨幣政策仍將堅持“以我為主”原則,在穩增長、穩息差、穩就業、穩外貿等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為經濟回升向好提供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綜合中國經濟網,21經濟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