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財經

國際投行集體看好中國股票 內外利好疊加驅動市場繁榮

日期: 2025-09-23

香港新聞網9月22日電 近期,高盛、花旗、傑富瑞等多家國際知名投行紛紛上調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百度等中國科技企業的目標股價。與此同時,高盛研究部重申對A股和H股的“增持”評級,預測未來12個月A股仍有8%的上漲空間,H股有3%的潛力漲幅。

圖為深圳證券交易所 圖片來源:新華社

此次國際投行的集體看多,既得益於全球“再通脹”預期升溫與國際資產配置尋求多元化趨勢,也源於中國內部的政策紅利與企業基本面的有力支撐,二者共同彰顯了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強烈信心。

從中國基本面看,中國市場的內生動力主要來自政策與企業的雙輪驅動。政策層面,新“國九條”有力優化資本市場環境,科技金融支持政策與科創板制度創新持續為企業的研發投入與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企業層面,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突破,阿里雲2026財年增長預期超30%,百度也因獲得多項大型AI合作而獲投行大幅上調目標股價。

從全球資產配置視角看,中國股市估值吸引力顯著。截至9月22日最新數據,滬深300指數滾動市盈率約為13.08倍,較美國標普500指數存在明顯差距,為國際資本提供了具吸引力的配置機會。高盛報告認為,在“再通脹”和AI主題的催化下,估值與流動性將繼續充當市場向上的核心動力。

流動性方面,數據顯示中國和外國機構投資者是本輪資金主要提供者。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外資總體淨買入境內股票和債券,銀行結售匯實現146億美元順差。高盛分析進一步指出,若中國境內機構持股比例從當前14%提升至新興市場平均水平50%,潛在增倉規模可達32萬億至40萬億元人民幣。

目前,高盛調整後的“A股投資者情緒指標”為1.3,表明市場存在盤整風險但未出現趨勢逆轉。投資主題上,國際投行重點關注中國“民營十巨頭”、人工智能、抗周期板塊和股東回報等方向。

分析師指出,中國資本市場正處信心回歸的關鍵階段,在估值與流動性雙輪驅動下,市場有望延續“慢牛”走勢。企業和投資者應把握機遇,共同推動資本市場走向更成熟、穩健的未來。(綜合中國經濟網,環球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