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19日電 美聯儲於當地時間9月17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時隔九個月的首次降息,標誌著美聯儲政策重心從抑製通脹轉向支持就業市場。
圖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圖片來源:新華社
此次調整源於就業數據的大幅下修: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期間,美國新增就業崗位較初值減少91.1萬個。美聯儲在政策聲明中刪除了“勞動力市場狀況仍然穩健”的表述,首次承認“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小幅上升”,預示其貨幣政策正在作出重大調整。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此次降息定義為“風險管理舉措”,坦言美聯儲正面臨罕見的兩難局面:一方面勞動力市場持續走弱需要寬鬆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通脹居高不下又要求維持緊縮立場。
與去年9月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的激進做法不同,本次僅下調25個基點,展現出明顯的審慎姿態。專家指出,這反映出美聯儲正在抑制通脹、支持就業和應對政治壓力的多維目標中艱難尋求平衡。經過此前數次降息,當前政策空間已明顯收窄,過度寬鬆不僅可能引發市場對美聯儲控制通脹決心的質疑,甚至還可能導致通脹預期脫錨的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貨幣寬鬆的實際空間。
儘管市場對美聯儲開啟新一輪降息周期普遍持樂觀態度,但需要認識到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債務高企與地緣衝突交織的背景下,本次降息可能帶來多重風險。降息預計將推動國際資本向新興市場流動,短期有助於緩解當地融資壓力,但長期可能推高資產估值,增加金融脆弱性。更深層次的挑戰在於美元信用體系可能出現的調整,加之降息周期與財政赤字擴張同步推進,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可能面臨新考驗。
在全球經濟聯動性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各經濟體需密切關注美國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加強政策協調,防範潛在風險。美聯儲未來的每一步決策,不僅關乎美國經濟冷暖,更將深刻影響全球金融格局的重塑。(綜合中國經濟網,21經濟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