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商業

韓媒:“中國製造”正在擺脫“低價”標籤,席捲全球市場

日期: 2025-11-05

香港新聞網11月4日電(編輯 丘志彬)儘管面臨美國高額關稅,中國出口仍保持增長。韓國《朝鮮日報》今天(11月4日)的報道指出,“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家用電器和智能手機等產品,憑藉產品質量和技術實力獲得消費者青睞,正以驚人速度搶佔美國以外的全球市場。

資料圖為比亞迪汽車。香港中通社圖片

在電動汽車方面,“中國製造”席捲全球市場。據市場調查公司Marklines的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在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排名前30的國家(不包括中國)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0.3%飈升至今(2025)年上半年的16.2%,短短六年間增長了54倍。

以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市場——泰國為例,中國電動汽車憑藉著適應本地購買力和路況,以及設計、技術和配置上的優勢,獲得消費者青睞,奪得當地高達88%的市場份額,遠超韓國(1%)、美國(6%)和歐洲(5%)。

《朝鮮日報》注意到,在泰國曼谷一家大型倉儲式賣場和購物中心的電動汽車專用停車場,停滿了比亞迪、上汽名爵、長城汽車和小鵬汽車等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停放的車輛10輛中幾乎有8輛是中國產”。

對此,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曼谷貿易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形容稱:“泰國的道路曾經被豐田等日本汽車製造商佔據,如今卻變成了中國電動汽車的展廳。”

除了泰國,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在馬來西亞和以色列等新興市場,市場份額也超過80%,在巴西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驚人的99.5%。

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等發達市場也同樣取得斐然的成績。除德國和法國外,中國電動汽車在15個歐洲國家均佔據了超過10%的市場份額。在預計2030年實現新車銷售中的30%轉換為電動汽車的沙特阿拉伯,中國品牌也已佔據了第二大市場份額。

中國車企在東南亞和中東市場的攻勢,令韓國業內人士不禁感慨:“曾經由韓國和日本企業主導的新興國家的內燃機汽車市場,如今正被中國電動汽車企業的佔領。”

“中國製造”的家用電器也深受海外消費者的青睞。

9月底,歐洲最大的家用電器分銷商之一Darty,在法國巴黎市中心展示了8款掃地機器人,其中7款都是中國品牌,包括石頭科技(Roborock)和追覓科技(Dreame),剩下的一款是美國品牌Roomba。一位來自巴黎郊區的顧客評論道:“我的追覓科技掃地機器人已經用了4年了,中國產品物有所值。”

此外,德國法蘭克福和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市中心的家電賣場,也充斥著琳琅滿目的“中國製造”電視、洗衣機和冰箱。一位消費者說:“中國產品採用物聯網技術,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遠程控制,而且比其他國家的產品便宜30%。”

以小米為首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也同樣發展迅猛。去(2024)年,小米在西班牙的市場份額達到28.8%,超越韓國品牌三星(27.7%),位居榜首。在印度,去年中國品牌vivo也超過三星,以市場佔有率16.6%佔據第一位,OPPO、小米、realme等中國品牌排第三到五位,“凸顯了中國品牌的統治地位”。

中國智能手機還憑藉“拍照、續航和價格”這三大優勢,受到阿根廷的中產階級市場的歡迎。今年1~8月,阿根廷智能手機進口額比前年增加267%。其中90%都來自中國。

韓國產業經濟貿易研究院(KIET)全球競爭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金秀東指出,過去被貼“低價”標籤的中國產品,如今正在迅速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實力。

他還說:“在電動汽車和中檔家電等諸多領域,中國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了韓國和日本。韓國也需要通過專注於高附加值產品和先進技術來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