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商業

美澳關鍵礦產協議 影響其從中國進口稀土嗎?

日期: 2025-10-22

香港中通社10月21日電(記者 吳一帆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當地時間20日到訪白宮,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簽署一項美澳合作的關鍵礦產協議。該協議將支持價值85億美元的“準備就緒”項目陸續落地,致力於拓展澳的採礦與加工能力。國際輿論有聲音認為,該協議是針對近期中國收緊對稀土等全球關鍵礦產出口管制,以期對華制衡。然而,有分析指,長期來看,這一協議對中國稀土等礦產出口的影響有限。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關鍵礦產協議(X截圖)

外媒報道,特朗普和阿爾巴尼斯稱,美澳此次簽署的是一項合作“框架”協議,內容包括關鍵礦產和稀土元素生產與加工。

據美澳政府20日公布的協議副本,兩國將在六個月內各自投資10億美元用於採礦和礦產加工項目,並為關鍵礦產設定最低價格。

白宮還發布聲明補充稱,美澳擬在未來半年內投資關鍵礦產項目超過30億美元,這些投資將針對價值530億美元的關鍵礦產儲量。此外,美國國防部將出資在澳打造一座年產能達100噸的鎵精煉廠,以進一步強化兩國軍防合作。

此外,特朗普20日還表示,美為澳建造的潛艇“進展非常順利”。2021年9月,美英澳宣布建立三邊安全夥伴關係並開展核潛艇合作,引發國際社會對可能破壞地區安全穩定的擔憂。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張家棟本月21日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美澳此次達成關鍵礦產協議背後的動因,或包括期望在稀土等領域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但不代表美澳從此就不從中國進口稀土了”。只是目前在稀土等礦產領域,美澳或認為自身對中國的依賴度過高,讓自身失去了一些話語權,所以謀求稀土等礦產來源的多元化。“但這種多元化短期內不太可能做到。譬如,稀土的門類很多,美澳等國也不可能在所有品種上都實現自給自足。”

由此,張家棟認為,中國與美國等國的稀土貿易,長期來講還是會繼續進行。另外要指出的是,中國的稀土生產絕大部分是為了自用,絕不是只為出口而生產稀土。

公開資料顯示,澳擁有豐富的鋰、鈷、錳以及稀土礦藏,這些礦產資源可以用於半導體、電動汽車及軍事裝備的生產。然而,澳與許多礦業國家一樣,儘管礦產開採方面實力強大,但本土加工能力相對薄弱,礦產業依賴外國加工。例如,據報道,澳每年有超過90%的鋰礦被運往中國的精煉廠加工。

就美澳最新簽署的這一關鍵礦產協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1日在例行記者會答問時表示,全球產供鏈的形成是市場和企業選擇的結果。關鍵礦產資源國應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發揮積極作用,確保正常的經貿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