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商業

通說:英偉達台灣總部卡關 有“柯文哲陰影”

日期: 2025-10-15

美國半導體公司英偉達在台北設置總部遭遇選址卡關,英偉達、台北市政府、擁有地上權的新壽公司對土地處理意見不一,三方陷入僵局。選址問題若遲遲無法解決,英偉達可能放棄進駐台北,甚至不在台灣設置總部。

英偉達為何有意在台灣設置海外總部?據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解釋,世界都在進入AI工廠時代,正在進行一場耗時十年、總值數萬億美元的AI基礎建設工程。英偉達已經在台灣發展30年,隨著工程師人力不斷擴張,現有辦公室已無法滿足使用需求,需要更大辦公室。黃仁勳并宣佈,英偉達將聯合台積電、富士康在台灣建立AI超級計算機。

英偉達看中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地塊,作為台灣總部的位置。該區域周邊有華碩、和碩、英業達等企業,產業供應鏈方面符合英偉達需求,且北士科園區坐擁豐厚學術、醫療資源,交通也極為便利。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該地塊由新光人壽持有地上權,要讓英偉達入駐台北,地上權須進行轉讓。受承租地塊合約限制,新壽在T17、T18地塊開發完工後才能轉讓地上權,因此台面上可供選擇的方案僅有兩個,即新壽蓋好大樓轉讓給英偉達或直接與台北市政府解除土地合約。

英偉達出於自己發展需要,不接受由新壽代為建設總部大樓,同時新壽認為損失過大拒絕直接解約,除非市政府提供滿意的補償。英偉達與新壽都認同的是第三個方案,即直接轉移地上權。

為實現地上權轉移,英偉達今年5月與新壽曾簽下備忘錄,由英偉達出錢直接從新壽手中買下地上權。因第三個方案涉及“地上權轉移”的法律問題,與原本合約有衝突,台北市政府認為存在圖利爭議,不同意新壽向英偉達直接轉移地上權。

台北市政府之所以對圖利爭議格外敏感,或許是受到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京華城”案影響。京華城從購物中心改建為京華廣場過程中,柯文哲領導的台北市政府提高容積獎勵,令開發商威京集團獲利,引發外界對市政府不當圖利的質疑。

質疑最終演變為圖利案,柯文哲也被檢方調查并羈押超過一年,最終結果大概“不死都要脫層皮”,現任市長蔣萬安自然不願重蹈覆轍。中國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指出,市政府擔心的是,放行新壽直接轉移地上權,可使其獲得上百億新台幣收益,從而引發圖利新壽的爭議。

對於新壽對解除合約的開價高達140億元,游淑慧表示,市政府也無法接受如此高價,新壽繳納的租金僅約32億,且承租土地數年後仍未開發,如今只要把空地還給市政府就能獲利百億,同樣會引發圖利爭議,也讓市民感到不滿。

民進黨市議員簡舒培則稱,新壽憑T17、T18地塊欲獲利,問題在於柯文哲“賤租土地”。此言涉及柯文哲任內另一起弊案,即“北士科案”。當時新壽得標租下T17、T18地塊後,台北市政府曾修改規定,為新壽撤銷產業限制、免除提交投資計劃書。

新壽租下T17、T18地塊過程中被發現獲得市政府提供的便利,甚至有不合規的情況,時任副總經理吳欣盈又在柯文哲建立台灣民眾黨後擔任黨公職,柯文哲因此被質疑在標案中圖利,最後被檢方立案偵查。

中時新聞網圖片

英偉達選中北士科入駐,對台北市而言本是重大利好,當前卻因地上權問題卡關。如何處理此事,對蔣萬安而言是一項重大考驗。蔣萬安一旦處理失誤,要麼恐面臨與柯文哲類似的政治風險,貪腐質疑纏身;要麼可能斷送英偉達入駐良機,背上阻礙台北市乃至台灣發展的罵名。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4日透露,新壽依舊企圖直接將地上權轉讓給英偉達,因明顯違約,所以市政府絕對不會同意。若北士科T17、T18地塊地上權問題持續卡關,英偉達是否有其它選擇?

台當局“國產署”初步為英偉達鎖定包括台北“鬆南營區”、高雄“亞洲新灣區”在內的5項土地,台北市也提出北士科T12地塊作為替代選項,新北、桃園、台中等市也都向英偉達拋出橄欖枝,表示願提供優質地塊讓英偉達入駐。

據了解,目前英偉達仍將T17、T18地塊作為首選,英偉達代表對於其它地塊的態度,是“會帶回總部研究”。在台北市政府、新壽與英偉達三方僵局未解之際,這場牽動台灣半導體國際布局的總部之爭,仍懸而未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