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商業

“超級黃金周”見證深圳文旅華麗轉身 “工業旅遊”成國際新名片

日期: 2025-10-11

香港新聞網10月11日電 2025年中國國慶中秋“超級黃金周”期間,深圳以獨特的“工業旅遊”新業態驚艷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一座國際創新城市的文旅新魅力。這座以科技創新著稱的城市,正在實現從“製造之城”到“體驗之都”的精彩蛻變。

圖為深圳夜景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深圳市龍崗區高巨創新的科普研學基地,遊客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觀光者,而是可以親手操作無人機、深入了解產品迭代過程的體驗者。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將“遊、學、玩、賽”融為一體,其工業旅遊項目今年接待量預計將翻倍增長。

深圳工業旅遊正在實現系統化、規模化發展。目前全市已培育近50家省市級工業旅遊示範點,並於今年7月推出十大主題路線,涵蓋大亞灣核電站、比亞迪雲巴等特色項目。強勁的供給能力在今年暑期已吸引約600萬人次遊客,國慶期間全市接待遊客更突破920萬人次,其中入境國際遊客增長尤為顯著。

為進一步提升發展能級,深圳市於8月正式出台《工業旅遊發展工作方案(2025-2026年)》,將通過資源挖掘、路線優化、活動舉辦等舉措,全面提升產業影響力。深圳文廣體旅局表示,將串聯卡士牛奶觀光工廠、光明舊糖廠遺址等節點,開發更多精品線路,實現從亮點分散到體系推進的升級。

暨南大學李舟教授指出,深圳發展工業旅遊具有“企業知名度+工業文明稀缺性”的獨特優勢。她認為,關鍵在於從“簡單參觀”轉向“深度體驗”,例如開放展示比亞迪刀片電池測試等核心環節,既能滿足青少年科普需求,也能吸引技術愛好者。同時,深圳作為“千園之城”的綠色底蘊,將自然生態與工業文明巧妙融合,提升了旅遊舒適度。

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城市也各展所長:佛山深耕龍舟文化,汕頭打造美食之都,梅州發展生態旅遊,共同展現多元文化魅力。這些探索並非一日之功,而是在這個假期集中展現了其持久的市場吸引力。

這種趨勢與全球旅遊消費變化相契合。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今年假期18-29歲年輕遊客成為主力,他們更看重“我的行程我做主”,甚至不追求打卡。為情緒買單、為體驗付費已成為明顯趨勢。城市需要深耕特色,完善服務,才能贏得遊客青睞。

隨著假期結束,深圳等城市的探索表明,當旅遊從觀光走向體驗,成為連接產業、文化與生活的紐帶時,一座城市才能真正贏得遊客的心。(綜合21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