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25日電 9月25日,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曹淑敏表示,“十四五”(2021-2025年)期間,中國廣電視聽節目和服務出口規模增長超40%,視聽平台國際版已觸達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海外營收總額超過630億美元,已有300多款微短劇應用上線境外平台。
(圖源:央視新聞)
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主題發布會上,曹淑敏表示,中國已成為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大國,用戶、內容和產業規模均居世界前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91個國家及4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協議,促進了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
據介紹,中國電視大屏用戶(包括有線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直播衛星等)超過10億,網絡視聽用戶達10.9億,彰顯了中國視聽行業的龐大用戶基礎。
過去5年,中國製作發行電視劇(含網絡劇)超1500部、動畫片超3500部、紀錄片時長超35萬小時,微短劇約15萬部。這些作品不僅數量龐大,還展現了多樣化的創作活力。
去年,中國廣電視聽服務業總收入達1.49萬億元人民幣,較“十三五”末(2020年)增長61.96%。其中,微短劇在全球“圈粉”,《山海情》、《我的阿勒泰》等作品在海外廣受歡迎,掀起“中國風”熱潮。
另外,每年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優秀視聽作品在中國播出,如紀錄片《羅馬巨匠》、電視劇《貝茨先生訴郵局》等受到關注。近期一批反法西斯題材海外作品集中播出,傳遞和平與正義的共同價值。
業界分析指,中國廣電視聽行業在用戶規模、內容生產、產業收入及國際影響力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供了有力支撐,展現了文化軟實力的新高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