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圖說 | 又到 “悲秋” 時,一起提升“情緒免疫力”吧!

日期: 2025-10-11

香港新聞網10月11日電 “自古逢秋悲寂寥”,中國古代詩人千年前筆下的秋日悵惘,恰似一根穿越時空的絲線,輕輕牽動著現代人內心深處的細膩情緒。當金黃的落葉在風中打著旋兒飄落,當澄澈的天空逐漸染上清冷的色調,當傍晚的炊煙裹著微涼的秋風彌漫在街巷,萬物從繁盛走向沉寂的蕭瑟感,總會不經意間在人們心底埋下一縷感傷的種子。這份詩意的情緒共鳴背後,藏著現代醫學格外關注的身心健康密碼。

隨著秋意一天天變濃,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氣溫頻繁起伏,人體的生物鐘與內分泌系統也隨之悄然調整 —— 血清素分泌減少、褪黑素水平波動,這些生理變化如同無形的推手,讓不少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情緒的低谷:或許是清晨醒來時沒了往日的活力,面對喜歡的事物提不起興趣;或許是傍晚獨處時容易陷入沉思,莫名生出幾分失落與焦慮;更有甚者,會被持續的低落情緒包裹,食欲減退、睡眠質量下降,甚至面臨 “心靈感冒”—— 抑鬱症的風險也隨之昇高。

面對這場季節性的情緒挑戰,我們該如何敏銳識別身體發出的情緒信號?怎樣用科學有效的方法調整心態,驅散心底的陰霾?又該如何提前做好預防,為心理健康築起堅固的防線?

針對這些大眾關心的問題,我們結合秋季情緒變化的特點,精心梳理了一份全面的秋季心理健康指南。從日常作息的調整建議到情緒疏導的實用技巧,從飲食搭配的科學方案到運動方式的合理推薦,這份指南將為您提供專業的指導與貼心的陪伴,助您安然度過這被稱作 “多事之秋” 的季節,穩穩守護內心的晴朗與平和。

文字:學習強國 製圖:蘇淳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