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28日電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27日)在網誌表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是施政報告中一大焦點,運輸基建配套必不可少。北環線主線本周將舉行啟動禮,該典禮不但標誌着北環線開展工程,同時亦象徵了特區政府發揮破局和創新的思維,帶領香港鐵路發展進入新一個階段。北環線主線工程將是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第四份施政報告後,本港首個動工的大基建工程。
北環線將率先採用新鐵路標準
香港商報報道,陳美寶指出,施政報告提到,當局已跟港鐵公司簽訂第一部分項目協議,以“全盤規劃、分段推展”的新思維策略,合併北環線主線和支線同步推展,充分發揮兩線之間的協同效益、節省成本、提升速度,目標是在2034年或之前同步開通。
她稱,規劃上的破局思維,同樣體現在路政署全新制訂的《香港鐵路標準》。路政署正與相關政府部門以及境內外鐵路專家協作,制訂《香港鐵路標準》,當中會積極參考包括國家在內的世界級鐵路規範,廣泛吸收境內外最佳實踐。香港一直與國際標準接軌,期望新的《香港鐵路標準》能成為“大灣區標準”甚或新的“世界標準”之一。
陳美寶表示,新的《香港鐵路標準》將為建構“軌道上的大灣區”奠下堅實基礎,讓本港可善用內地資源建設、採用內地施工流程、引進內地的創新機械和建築技術,有效降低成本及縮短工期。新標準將首先適用於推展中的北環線及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項目,日後再逐步推展到其他鐵路項目。路政署亦會成立專責隊伍處理新鐵路項目的審批工作,透過引入電子審批平台加快審批程序,精簡流程和加快程序。
啟德綠運系統訂2031年通車
陳美寶表示,當局正同時全力推進東九龍和洪水橋/廈村及元朗南其餘兩個項目,展現智慧綠色運輸系統在香港整個市場都充滿發展可能。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已獲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財務安排,預計將在短期內就啟德綠色智慧集體運輸系統招標,明年內批出啟德項目合約,2031年通車,而東九龍和洪水橋/廈村的招標工作將於明年進行。
陳美寶介紹,啟德發展區總規劃面積超過320公頃,糅合了社區、房屋、商業、旅遊和文化體育等不同發展。為加快項目推展、提高成本效益,以及善用私人市場的專業知識和財政能力,政府會採取數項創新措施,包括以“公共運輸導向發展”模式,透過公開招標方式挑選最優秀的專營公司負責項目的融資、設計、建造、營運和維修新系統,以及全盤規劃及發展該區的三幅土地,鼓勵本地、內地及境外的新投資者及營運商參與,加強競爭,為公共交通服務帶來創新思維;立法引入一套技術中立、通用且標準化的全新規管框架,為授予和監管新集體運輸系統的專營權提供法定基礎,迅速把握創新技術帶來的機遇;以及應用簡化的建築物管制程序和設立一站式專責跨部門平台,加快整個審批流程。
北環線主線和支線合併規劃增協同效應
運輸及物流局在2023年12月發表《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為香港未來的運輸基建發展提供規劃框架,並勾畫能滿足遠至2046年及以後的運輸及物流需求的策略鐵路及主要幹道網絡,當中包括為驅動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而推動的一系列本地及跨境運輸基建項目,包括北環線、北環線支線、北環線東延線、新界東北線、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屯馬線洪水橋站、中鐵線、北都公路等。
這些項目陸續落成後,主要運輸基建網絡將會伸延至北部都會區內各新發展區,提升這些地區與內地及香港其他地區的連繫,改善北部都會區內整體交通情況。
北環線項目包括三方面
據介紹,北環線項目包括幾方面。首先,是在現有東鐵線落馬洲支線上增建的古洞站。其次,是長約10.7公里,連接現有屯馬線錦上路站與古洞站,途經凹頭、牛潭尾和新田三個中途站的北環線主線。第三,是全長約6.2公里,由北環線主線新田站出發,途經新田科技城以及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再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的北環線支線。
古洞站和北環線主線完成後,將與現有的東鐵線及屯馬線形成一個貫通新界和九龍市區的環狀鐵路,不但改善現有鐵路網絡的連接,服務古洞北新發展區及新田科技城,更可釋放凹頭、牛潭尾及新田一帶土地的潛力,帶動有關地區的發展。
古洞站料2027年竣工
港深政府通過“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推進的北環線支線項目,將連通港深地鐵網絡,接入新皇崗口岸並提供便捷的“一地兩檢”通關模式,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基礎建設互聯互通。
古洞站的建造工程已於2023年9月展開,預計於2027年竣工,以配合古洞北新發展區內主要新增居民的遷入時間。
通過全盤規劃、分段推展的策略,政府與港鐵公司將北環線主線連同支線合併作為一個項目進行規劃以實現協同效應。雙方已簽訂第一部分項目協議,讓成熟的工程盡快推展以加快進度,並同步進行北環線支線的詳細規劃及設計和法定程序。目標是於2034年或之前同步開通北環線主線和支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