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美媒評特朗普訪英:英美曾是世界秩序支柱,如今撐不住了

日期: 2025-09-18

香港新聞網9月18日電 當地時間9月16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抵達英國開啟“史無前例”的第二次國事訪問。17日,英國王室在溫莎城堡為特朗普舉行盛大的歡迎禮儀。威爾士親王和王妃親自迎接,特朗普與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握手時,溫莎城堡東草坪與倫敦塔同時鳴放禮炮。英國國防部也出動約120匹馬與1300名英國軍人,參與歡迎儀式上規模最大的檢閱儀式。

9月17日,警察在英國倫敦近郊的溫莎城堡外工作。 新華社發

觀察者網報道,“英國為特朗普的第二次國事訪問鋪開了紅地毯,在遠離倫敦抗議的閉門活動中,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典。”卡塔爾半島電視台17日報道稱,英國政府希望奢華的國事訪問、王室成員的出席以及盛大的歡迎場面,將使特朗普心情愉快,使他更願意就貿易問題進行談判,而這似乎奏效了。

“這里有很多東西溫暖著我的心。”特朗普抵達英國後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愛這里”,“這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

然而,英美媒體紛紛給這種表面的團結“潑冷水”。美國《華盛頓郵報》16日發文稱,曾經美英領導人并肩而立,“總能給世界帶來一種穩定的秩序感”,而如今的世界局勢遠超特朗普和英國首相斯塔默的掌控,如舊日那般盛大的儀式與排場,也難以安撫一個走向危機的世界。

“大多數人不再認為英美站在一起,世界就會好起來”

《華盛頓郵報》懷念道,曾幾何時,美國與英國是全球舞台上的領導者,這對外交夥伴共同應對過無數的重大危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從雅爾塔會議、東柏林到巴爾干半島,“美英領導人并肩而立,總能給世界帶來一種穩定的秩序感”。雖各有利益,但在危機關頭“能讓世界有所依賴”。而如今,情況不一樣了。

現在,從烏克蘭到中東,多地都爆發著衝突。美媒認為,在這種背景下,無論再多的儀式,都無法掩蓋一個事實,即沒有任何歷史聯盟能有效應對當前的危機——貿易戰、真實的戰火、民主倒退、技術衝擊……其中一些是特朗普親手點燃的戰火,另一些則是他似乎無力或不願撲滅的災火。

“我認為大多數人都不會坐下來沏壺茶,想著‘我很慶幸他們見面了,世界將會好起來’,”哈佛商學院歷史學家南希·科恩(Nancy Koehn)說,“我認為大多數人看著這些領導人都不會覺得他們是適合掌舵的領導人,在為世界福祉共同努力。”

特朗普去年的競選承諾是就職一天內解決俄烏衝突,然而,除了8月中旬在阿拉斯加舉行的美俄領導人會晤外,和談幾乎沒有進展。這也是英美兩國當前的分歧之一。斯塔默將在英國首相官邸契克斯別墅迎接特朗普,英國正與歐洲國家站在一起,堅定地支持烏克蘭,同時他們認為美國越來越多地向俄羅斯立場靠攏。

加沙地帶的衝突是英國和美國之間的另一個分歧。英國首相府此前發聲明表示,如果以色列不采取實質性行動結束加沙地帶的駭人慘狀,并承諾實現長期可持續和平,英國將在9月聯合國大會開幕前承認巴勒斯坦國。而美國此前則威脅,任何在聯合國大會上采取“反以色列行動”的國家,將面臨來自華盛頓的外交措施。

聯合國支持的機構已在加沙地帶部分地區宣布饑荒,以色列軍隊9月15日晚卻再次對加沙城發起了襲擊。儘管美國斷斷續續地嘗試斡旋停火,但在上周以色列突襲卡塔爾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5日訪問以色列仍展示了美對以的堅定支持。

《華盛頓郵報》分析稱,特朗普現在面臨的不僅僅是結束衝突,還有他標誌性外交成就的瓦解。阿拉伯領導人15日警告稱,以色列對卡塔爾的襲擊威脅到特朗普第一任期推動的《亞伯拉罕協議》下的地區關係正常化努力。而幾個月前以色列對伊朗的轟炸,也破壞了特朗普達成新核協議的努力。

“那些曾提供穩定的機構——國際聯盟、多邊協議、共同的民主價值觀,如今正承受著來自那些曾齊聚一堂慶賀這些東西的領導人的壓力。”報道指出,特朗普現在被廣泛視為跨大西洋關係中的混亂製造者,而非修複者。

英國民眾開始抗議活動,倫敦市長:英國不應害怕批評特朗普

《華盛頓郵報》稱,美英領導人現在唯一的共性或許是都不受歡迎。特朗普在美國的支持率僅為40%左右,在英國更降至22%,斯塔默同樣也深陷民意低谷,僅24%的英國人對其持正面評價,將與特朗普會面的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支持率也僅略高於53%,這些數字與二戰時期兩國領導人的支持率完全不可相提并論。

特朗普訪英期間,近百名英國民眾16日在溫莎城堡外集會示威,抗議他的來訪。民眾們高舉寫著“仇恨無法使任何國家變得偉大”等標語的牌子,沿著溫莎城堡外的主街邊走邊呼喊著“離開英國”“英國不歡迎你”等口號。17日,預計倫敦議會廣場將舉行更大規模的游行示威。

抗議者麗薩·貝文(Lisa Bevan)說,“在13日的那場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游行之後,我們必須站出來,必須讓人們聽見我們的聲音,必須表明我們不支持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這些事情”。

來自南安普敦的傑夫·霍蘭德(Geoff Holland)也專程趕到倫敦參加示威。他說:“(英國政府)本該切斷與特朗普的聯繫,應該讓他跪在碎玻璃上爬過來,苦苦哀求才能得到一個電話,而不是為他鋪上紅地毯。這太令人作嘔了。有人真的相信這個惡心的人值得這種前所未有的禮遇嗎?”

“阻止特朗普聯盟”發言人傑克·阿特金森(Jake Atkinson)也在游行中表示,“我們不僅要發聲反對特朗普及其政治,更要向英國政府傳遞一個信號:這不是英國民眾的立場,也不是英國民眾所希望看到的”。

民調機構益普索集團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僅有36%的英國人認為當下英美之間存在“特殊關係”,約1/3的英國人支持在特朗普訪問期間舉行抗議。

16日,為表達對特朗普來訪的不滿,一些英國抗議人士在溫莎城堡外牆上投影了特朗普與已故美國富商傑弗里·愛潑斯坦的影像。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警方迅速采取行動,4名男子16日因此被捕。

倫敦市長薩迪克·汗16日也在英國《衛報》上撰文點名批評特朗普,稱他在過去幾年中“比任何人都更助長了分裂性的極右翼政治”。他指出,特朗普在美國城市中動用軍隊、針對少數族裔的做法,“完全是獨裁者的伎倆”。

薩迪克·汗表示,自己理解英國與美國維持良好關係的務實理由,但英國不應因此害怕批評一位“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煽動極右翼政治火焰的”領導人。所謂的美英“特殊關係”應當“包括彼此的開放與坦誠”,“有時,這意味著要做一位批評性的朋友,要敢於直言權力的真相”。

“英國王室禮遇面對的是一個變幻莫測的特朗普”

而在民眾的反對聲中,英國政府仍希望借王室禮遇來維繫特朗普對英國的好感。《華爾街日報》指出,迄今為止,英國政府一直在利用特朗普對英國的“偏愛”,在關稅戰中為英國爭取更好的待遇,并促成了一項關稅稅率低於多數國家的貿易協議。斯塔默希望通過王室的盛大儀式讓特朗普的態度“軟化”,從而為18日會晤中的鋼鐵關稅、美國對歐洲的安全支持等議題鋪路。

在特朗普正式對英國進行第二次國事訪問的首日,英國王室在溫莎城堡為他舉行盛大的歡迎禮儀。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稱,17日中午,威爾士親王和王妃親自迎接抵達的特朗普夫婦。隨後,特朗普與查爾斯三世握手時,溫莎城堡東草坪與倫敦塔同時鳴放禮炮,其中溫莎方面為41響。

英國國防部稱,他們為特朗普準備了規模最大的檢閱儀式,共動員約120匹馬與1300名英國軍人參與,其中包括160名皇家海軍陸戰隊與皇家海軍官兵、1000名陸軍士兵,以及140名皇家空軍人員。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特朗普計劃在溫莎城堡度過訪問17日大部分時間,然後18日與斯塔默會面,屆時英偉達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和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等科技公司高管將加入。

然而,英國面對的是一個反複無常的特朗普。《華盛頓郵報》分析指出,特朗普本人變化莫測,經常在事後轉變立場,沒有什麼比他更能擾亂外交規範了,這使得任何公報和聲明失去了它們固定、可靠的價值。該報8月的一篇分析顯示,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的公開立場至少已轉變了19次,而且還可能繼續。

“這種反複無常的決策在現代地緣政治史上絕無僅有。”科恩表示,歷史上重要會議討論并決定了重大議題,這些決定也不會因為領導人頭髮亂糟糟的或者他看到新的民調數據後,第二天就被推翻。

報道稱,特朗普還經常繞過為正式會談成果奠定基礎的前期準備工作,這類會談通常需數周時間來磨合語氣、細節和成果。雙方期待能在此次訪問期間就科技和能源領域達成協議,但美國對英國征收的鋼鐵和藥品關稅等棘手問題,仍由變化無常的特朗普決定。

一名熟悉談判情況的美國駐英國外交官透露,英國希望特朗普能站他們那邊,但最終“何時做好準備是他自己做出決定,而不是他的優秀團隊”。

倫敦大學學院現當代史名譽教授凱瑟琳·伯克(Kathleen Burk)表示,過去,外交顧問會在大型談判前擬好可靠的公報,但現在“這類場合已經變了”,“因為現在只有一個人重要,甚至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非常難以捉摸的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