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資訊

“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走進香港

日期: 2025-09-17

香港中通社9月16日電(記者 徐嘉儀)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締造未來”青少年創新發展項目“給孩子們的大師講堂”走進香港,16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吸引近300位學生參加。現場氣氛熱烈,同學踴躍與專家互動。

香港中通社圖片

當天活動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以視頻形式致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沈蓓莉、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特區政府民政與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香港賽馬會副主席兼公益慈善研究院主席黃嘉純等出席。

“青年興,則香港興。”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致力培育香港青年成為愛國愛港、有抱負和具正向思維的新一代。期盼講堂能啓發學生思想,把所思所學融會貫通,實踐在日常生活、學習和事業中。

7位科學、歷史文化領域頂尖專家獲邀在15日至19日走進香港16所學校,與同學面對面交流,講述科學探索和歷史文化研究新成果。

沈蓓莉致辭指,希望活動進一步激發同學對科學和歷史文化的熱愛與探索興趣,助力他們把握時代脈搏,厚植家國情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黃嘉純期望,學生能從中汲取知識,激發志向,勇於創新,敢於追夢。

在香港故宮館的活動上,半導體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德仁向學生分享太陽能如何轉變成電、光伏現今的應用。有同學好奇發問,太陽能未來能否完全取代傳統發電?中國光伏產業在世界上處於什麼位置?

楊德仁耐心解答道,“雖然太陽能發電是由歐洲、美國早期做起,中國在20多年前才踏入這個領域,但目前不論是產量和技術上已排在世界最前列”。他引用一組數據,指現今太陽能發電在全球各地的成本都低於煤電、核電和水電,因此今後很大程度上能替代其他能源。

其後,多位專家與香港學生分享三星堆文物、航天人面臨的問題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