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9日電(馮秋榆) 特朗普第二個任期以來對美國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干涉和打壓持續引發科研人員的反對聲浪。9月8日,哈佛大學人文學科教授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通過削減對科學和醫學研究的數十億美元支持來攻擊美國大學,“讓我們正在看著一個科學超級大國自我毀滅。”哥倫比亞氣候學院的科學歷史學家利亞·阿羅諾夫斯基也在美國VOX新聞評論上發表反對的觀點:“這種對整個研究領域的大規模壓制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援引最新公佈的自然指數數據庫(Nature Index)顯示,2025年最新公佈的“領先機構”排名中,中國科學院超過美國哈佛大學位居第一,排名前10的機構中,中國佔據8席。
“自然指數”2025:中國基礎科學領先優勢迅速擴大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教授援引最新公布的“自然指數”數據庫(Nature Index)顯示,中國對世界級科學的貢獻發展迅速,基於2024年的全年數據,中國對美國的領先優勢在短短一年內翻了四倍多。
據悉,“自然指數”由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編製,是追蹤全球科研機構與國家科學產出的指標,每年根據國家、地區和機構在145種高質量健康科學和自然科學期刊上的論文貢獻進行排名。2025年最新公布的“領先機構”排名顯示,中國科學院超過美國哈佛大學位居第一,哈佛大學位居第二;排名前10的機構中,中國占據8席,還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大、北大、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南京大學和上海交大。分析人士認為,這一變化反映出全球科技版圖的轉變,美國在基礎科學研究上的競爭力正面臨挑戰。
“十年前,中國科學院是唯一一家進入這一排名前十的中國科研機構,而現在,前10所大學中有8所在中國。”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評論認為,如今,特朗普削減科研機構,讓大學支付巨額罰款,“我們正在看著一個科學超級大國自我毀滅,將致力於治癒癌症、完善假肢、探索深空或測試人工智能極限的實驗室置於危險之中。”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
專家:美國曾經是世界無可爭議的科技領導者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撰文中表示:1958 年,艾森豪威爾總統簽署了《美國國防教育法案》,這是美國歷史上對教育最重要的聯邦干預措施之一,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起,使美國成為世界無可爭議的科學技術領導者,該法案還通過向有需要的申請人提供低息貸款,在使國家校園多樣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激發了大學和科研機構無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到 1990 年代,美國大學已成為全球文化標誌,因其知識廣度而令人羨慕,因其學術自由而受到讚譽,并受到國際學生的熱切追捧,被認為是開放、探究精神和科研聲譽的頂峰。”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認為,雖然美國政府當時并不打算創建自治的、國際化的知識機構,但其投資規模,以及大學相對不受直接政治控制,有助於使其達成最高的文明成就。
他認為,近70年後,美國科研的這種領導地位正處於危險之中。“我們正看到了一個嚴重分裂、迷失方向的美國。科學共識與領導人的政治或經濟利益相矛盾,他對移民懷有敵意,并意圖削弱體現我們對未來的集體希望的研究型大學。我們看到科學研究被削減,博士後獎學金突然被取消,實驗室被關閉,簽證被拒絕。如今,政府經常以侵入大學生活領域(課程、教學、行政、人事)的要求為條件,而《美國國防教育法案》禁止政府觸及這些領域。”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說。
“特朗普政府對科學事業的損害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邊界”
美國VOX新聞評論也撰文批評了特朗普政府對於科研,尤其是氣候研究的打壓。“在特朗普的第二個任期內,許多關於氣候變化的信息已經消失。”據悉,今年6月底,美國頂級專家密切跟蹤了25年的氣候變化數據被清除。8月初,美國衛生部長取消了近5億美元的mRNA研究資金。評論人士認為,“大聲辯論科學的日子大多讓位於更安靜、更陰險的事情,為提振化石燃料行業,特朗普政府意圖通過削減研究資金和隱瞞關鍵數據,使人們更難確切了解地球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據報道,特朗普還希望關閉夏威夷的莫納羅亞實驗室,該實驗室自1950年代以來一直在測量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穩步上升——這是第一個明確表明人類正在改變氣候的數據。
憂思科學家聯盟高級政策主任雷切爾·克利圖斯認為,特朗普政府在試圖改變許多政策制定的基礎——科學基礎、法律基礎和經濟基礎,“讓人們處於這個暮光之城,在那里,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會影響他們日常生活的,被混淆了。”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則大聲疾呼:“特朗普政府對科學事業的損害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邊界。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如果實驗室里沒有熄燈,哪些疾病可能會被治癒,或者可能會發明出什麼技術進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