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10日電(編輯 李雪萍)美國大豆收穫季臨近之際,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Caleb Ragland)卻愁容滿面,因為至今仍未接到中國的大豆訂單,而中國多年來一直是美國大豆的最大買家。他表示,美國豆農目前的處境“很嚴峻”。
據美國《福布斯》9日報道,拉格蘭近日在一次採訪活動中表示,中國佔美國大豆總銷量的25%,通常有三分之一的交易會在這個時間段完成,然而他們仍未接到任何中國訂單。
“眼下,我們的處境非常嚴峻。” 他說道。
更早以前,拉格蘭就強調過中國對美國農業的重要性,他指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需求超過了其他外國買家的總和。
美國聯合大豆委員會的羅伯•埃沃特(Robb Ewoldt)表示,美國正在物色其他買家,構建多元化的大豆市場。不過他坦言,要完全彌補中國市場留下的缺口幾乎不可能。
報道稱,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大豆貿易格局,近年來中國大幅增加了對巴西大豆的採購。上個月,美國大豆協會為此向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警告,稱中國已與巴西簽訂了滿足未來數月需求的大豆訂單,“以避免向美國購買大豆”。
報道指,預計今年美國大豆將迎來大豐收,這會是美國歷史上第六大產量。然而,若沒有中國買家,如此巨量的供應或將進一步壓低價格,加劇美國豆農的財務困境。
大豆出口為美國農業、製造業、運輸業等相關行業創造了超過23.1萬個就業崗位,這也意味著對華大豆貿易的中斷將波及全美多個行業。
報道指,恢復對華大豆出口的前景并不明朗,儘管中美關稅暫停期延長至11月10日,但這段時間主要用於解決更廣泛的貿易問題,而非具體的農業問題。(完)
本文為香港新聞網編譯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