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生活

錢言:特朗普是懷揣治國理想還是衝動於政治本能?

日期: 2025-10-07

特朗普執政以來,僅用了6個月時間,徹底顛覆了至少是二戰結束80年以來,在人們腦中的固有印象:任何人敢於罵總統有著充分言論自由、軍隊只忠於憲法和國家、有著明晰的民主與獨裁、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邊界等一系列“燈塔”標識的國家。

俱往矣!前天好萊塢著名女影星簡-方達,一個用一生捍衛美國言論自由鬥士的女兒,再度啟動父親建立的相關基金會,喊出人民再任由特朗普糊弄下去,美國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簡-方達這樣的聲音在美國朝野尤其知識精英階層,在特朗普召集800名將軍進行個人忠誠訓話後,更是形成主升浪。

無論支持或反對的一方都想方設法給特朗普貼上準確的政治標籤。保守主義、傳統價值的捍衛者、或民粹主義、民主制度下的獨裁者等等。這些貼標籤的用心和努力,顯然是徒勞的,沒有一個適用。最近有人發文章說特朗普模糊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界限。這算是摸到一點特朗普的政治紋路,但在一提起被特朗普稱其為“共產主義者”的人氣正旺紐約市長競選人馬姆達尼語境下,這個紋路又變得不再清晰。

在此且慢貼標籤,看看特朗普幾個比較大的動作:

一是,當選後組閣時,以對他本人個人忠誠為用人的唯一標準。上一任有些堅持政治底線的人,如副總統彭斯,因在國會鬧事事件中,沒有站到與特朗普一邊,而記恨在心,不再使用。以對個人忠誠取代對國家和黨派的忠誠。用了一批缺乏政治歷練資歷較淺的年輕人。這些人一上台,唯總統是從成了職業操守。從國務院到司法部,再到國防部(現改為戰爭部),掌控國家重要機構的人,都成了小跟隨。以致原來白宮無法用力到的美聯署,也在特朗普惡言相向中變得謹慎而猶豫。特朗普的權力大到美國建國以來歷屆總統之最。

二是,在打擊非法移民的旗號下,全面系統摧毀民主黨人的底層社會根基。打擊非法移民是正確的,也是兩黨共識。但特朗普以此擴大化,很多合法移民甚至公民的利益和人身安全受到損傷或損失。并在輿論上造成一種概念混淆,非法移民種種不堪行為就是民主黨造成的,甚至背後都有民主黨的身影。

三是限制言論自由同時,美化個人。在裹挾司法首先取得了他個人與幾大公共媒體官司的勝利,并為此發了一筆橫財。這包括:谷歌賠償他2450萬美元,以和解在2020年在油管關閉他的賬號;臉書以2500萬美元達成也是關閉他私人賬號的和解;推特關閉他賬號的和解金為1000萬元。ABC廣播公司誹謗案賠償1500萬美元;派拉蒙惡意剪輯官司賠了1600萬元。這些進賬絕大部分用於總統辦公環境裝修或與總統生活或形象維護上相關項目上,但威權對言論自由的恣肆羞辱下,而形成人人自危的閉嘴狀態。對保持或堅守理性思考的大學或研究機構,以停止或削減聯邦經費相威脅或要挾,鉗制思想和言論自由。

四是號令軍隊忠誠自己,越俎代庖以軍隊取代州地方警察進行所謂“戡亂”。“你們可以不鼓掌,不喜歡我說的話,我可以削去你肩上的軍銜,你什麼前途也沒有”。這是特朗普突然召集800名將官進行訓話時說的一番話。開會前信息一傳出,世界都在緊張:特朗普如此有史以來在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緊急召集全體將官開會,美國會有什麼重大軍事行動嗎?目標是誰?在他的講話中,要軍隊打擊或防範的對象,不是外國敵人,而是來自國內。

在此前特朗普所有動作中,如果還沒突破最能容忍底線的話,那麼這次軍中講,讓包括他的支持者也背脊發涼。《今日美國》冒著可能遭起訴的風險,刊登評論說,兩個毫無建樹的“小人”(small person)在一批軍功赫赫將軍面前談“審美”(指特朗普和戰爭部長赫格塞斯要求軍人不能肥胖)的“大話”,這也算一種“審美”?

特朗普前安全顧問博爾頓說,動用軍隊對內維護治安,違反了非緊急狀態法。更有人指出,特朗普說敵人來自內部,意思把美國公民當做敵人。

其實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模糊了一切界限,不僅是為我所用,更是出於政治本能。這一政治本能的激發,來自他上次卸任總統後,險些被執政的民主黨送進監獄的仇恨。對民主黨及其大佬的急切復仇。所謂“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等等,都為他報私仇披上了一層薄薄的外衣。

經典政治學理論都提到“男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政治是權力的游戲。志在或玩弄這一游戲,從中世紀馬基維利的《君主論》與後來啟蒙運動中盧梭的《契約論》便有了分野。一種是圍繞個人掌握權力為核心,可以不擇手段的出於政治本能,另一種則是以服務最廣泛民眾利益為價值核心,以開放民主自由的方式,去維護所秉持的政治理念和實現治國抱負。

特朗普以沒有理論的理論,只為復仇而戰。由此可以解釋他的所言所行。能打垮美國的只有美國,能拯救美國的只有美國。是在打垮還是在拯救,美國有一半人都是相反著看的。這是目前美國矛盾起始點和膠著點。

(作者錢言:資深時事評論員、香港亞旅衛視常務副總編。本網獲獨家授權刊發,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