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9月10日電 美國最高法院9月9日宣布,將於11月第一周聽取關於總統特朗普援引1977年《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案》(IEEPA)對全球多國徵收大規模關稅的訴訟口頭辯論。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新華社資料圖片
此案源於特朗普上周請求最高法院做出“快速裁決”,以推翻聯邦巡迴上訴法院8月29日以7比4裁定其關稅大多違法的判決。最高法院採納了特朗普政府的緊急請求,制定異常緊湊的審理日程,顯示其意圖迅速解決這一涉及數萬億美元國際貿易的爭議。
此次訴訟的核心是特朗普援引《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案》實施的兩類關稅:一是針對加拿大、中國和墨西哥的“關稅”,因其被指未有效遏制芬太尼流入美國;二是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10%至50%的“對等關稅”,旨在縮減美國貿易赤字。特朗普政府辯稱,該法案授權總統在國家緊急狀態下調節進口,關稅是應對經濟和安全威脅的必要措施。然而,華盛頓聯邦巡迴上訴法院裁定,這些關稅超越了法案規定的總統權限,違反國會對關稅徵收的憲法權力。法院將判決生效日期延至10月14日,為特朗普政府上訴最高法院留出時間。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自今年2月實施以來,已徵收約1590億美元關稅收入,較去年同期翻倍,對全球貿易造成顯著影響。美國財政部估計,若關稅被裁定違法,政府可能需退還數十億美元進口稅,對經濟造成衝擊。
最高法院的裁決將對特朗普的行政權力及美國貿易政策產生深遠影響。此案不僅涉及經濟影響,還牽動憲法權力分配的根本問題。最高法院預計在年底前做出裁決,全球貿易格局和美國國內經濟政策或將因此迎來重大轉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