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1月14日電(記者 馮秋榆) 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日前在四川宜賓開幕,作為連續四年承辦的行業頂級盛會,本屆大會吸引全球超 230 家產業鏈重點企業參展,簽約項目 180 個總金額達 861.3 億元。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持續領跑全球,在宜賓誕生的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什麼樣?根據“十五五”新能源汽車新型電池產業發展規劃,動力電池將給我們的新能源生活帶來哪些新的改變?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規模連續8年領跑全球
“當前,一場以綠色低碳為標誌的能源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在全球範圍內鋪陳開來,動力電池作為這場變革的核心驅動力與‘心臟’,其發展直接關乎全球綠色轉型進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大會上談到。作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動力電池產業已經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進程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預計將達到3500GWh,較2023年全球出貨量增長超過4倍。經過十餘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動力電池產業已經建立起全球最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統計數據顯示,2025 年前三季度,全國動力電池銷量達786GWh,同比增長48.9%;出口量突破 129GWh,同比增幅 32.75%,全球市場份額持續擴大,據澎湃新聞報道,當前,中國的動力電池產業規模已經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一。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大會上介紹,目前,全球超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搭載寧德時代電池,年減碳約1400萬噸,相當於種植數億棵樹。“這不僅是寧德時代的成長軌跡,更是中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寫。”
動力電池大會上展出的新能源汽車(圖源:封面新聞)
動力電池 “零碳樣板”將落地海南、福建、山東
曾毓群在大會上談到,新能源產業的終極使命是實現能源體系的零碳化。歐盟是中國動力電池“出海”的首要目的地,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案》規定自2025年2月起,動力電池和工業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才能進入歐盟市場。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研究顯示,動力電池生產環節的碳排放約占整車生產的一半。
據了解,全球首家動力電池 “零碳工廠”位於宜賓三江新區,園區80%以上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水電,通過碳信用抵消、綠色物流等創新模式,從而減少動力電池生產全過程的碳排放。這種模式不僅能促進更多新能源的消納,而且生產出來的電池可實現全鏈條綠電追蹤認證,產品在海外市場更具競爭力。廠區里廣泛使用無人駕駛物流車、電動叉車等,實現供應商工廠、原料倉庫、加工工廠、成品倉庫、客戶工廠之間零碳運轉。
此外,在“零碳廠區”中鋪設了超過4萬個環境探測傳感器,通過窄帶物聯網采集,實時上傳狀態參數,AI系統通過計算這些數據,進行節能方案的優化,為每台設備量身定製最優的運行參數,從而減少碳排放。根據曾毓群在2025電池動力大會的介紹, “零碳生態”正構建起產業第二增長曲線,除了宜賓,綠電直連的零碳產業園區正在海南、福建、山東等地布局。
飛行汽車、新能源游船……動力電池可“上天下海”
辛國斌在會上介紹,根據“十五五”新能源汽車新型電池產業發展規劃,計劃擴大應用場景,構建融合新生態,促進動力電池在相關領域擴大應用。縱觀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脈絡,產業即將迎來一個更廣闊、更系統的“增長時代”。 在11月12日舉行的2025動力電池應用生態展覽會上,飛行汽車、新能源游船和大模型通用機器人等,讓大家感受到動力電池廣泛的應用,以及我們未來將擁有的“新能源新生活”。
其中,飛行汽車在低空出行、文旅、應急救援等場景的應用最為吸睛。據峰飛航空高級副總裁孫銘介紹,使用電池為動力的飛行汽車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預計2026年投入試點飛行,以浦東機場到陸家嘴為例,地鐵近1小時的行程,飛行汽車僅需 10—15分鐘就能抵達,乘坐價格預計將與地面高端專車持平。
除了上天,動力電池更助力大型船舶“下河”。配備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的“宜賓文旅”號新能源游船是目前四川最大的電動游覽船,有效續航能力達4小時,據介紹,該船正在長江航道進行航線測試,航點覆蓋合江門、李莊古鎮等,預計年內投入載客試運營。
此外根據曾毓群的介紹,除了第五代磷酸鐵鋰電池開啟量產外,寧德時代今年還將推出的“鈉新”鈉離子電池,有效降低對鋰資源依賴,更安全、更低碳,并解決了低溫性能痛點,為北方高緯度地區的新能源車普及提供新路徑,從而大大拓展新能源車的使用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