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11月4日電 星巴克中國的股權出售落定。11月4日,星巴克咖啡公司宣布與中國另類資產管理公司博裕投資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成立合資企業,共同運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零售業務。
資料圖為星巴克展台。圖片來源:新華社
21經濟網報道,根據協議,博裕將持有合資企業至多60%股權,星巴克保留40%股權,并將繼續作為星巴克品牌與知識產權的所有者和授權方,向新成立的合資企業進行授權。基於約40億美元(不計現金與債務)的企業價值,博裕將獲得其相應權益。
星巴克預計其中國零售業務的總價值將超過130億美元,總價值由三部分構成:向博裕出讓合資企業控股權益所得、星巴克在合資企業中保留的權益價值,以及未來十年或更長時間內持續支付給星巴克的授權經營收益。
據星巴克披露,新成立的合資企業將繼續以上海為總部,管理并運營目前遍佈中國市場的8000家星巴克門店。秉持共同的發展願景,雙方將致力於未來將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規模逐步拓展至20000家。
估值上漲
對前述交易,星巴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倪睿安(Brian Niccol)表示,博裕在本地市場的經驗與專長,將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特別是中小城市及新興區域的拓展。
博裕投資合夥人黃宇錚表示,26年來,星巴克在中國成功塑造了標桿性的高端品牌形象,與中國顧客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聯結。“我們既認同這一品牌的持久生命力,也看到了為中國顧客帶來更創新、更本土化體驗的巨大機遇。”他稱。
顯然,高價收購背後是博裕投資看到了星巴克的中國化潛力。
“星巴克中國化運營在商業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有此前被傳出競價星巴克中國股權的相關機構人士說。
這體現在星巴克出售中國業務股權進展上,據了解,星巴克具有主動權。
近期,據媒體報道稱,博裕資本已成為星巴克公司尋求中國業務合作夥伴的首選。該交易可能使星巴克中國業務估值超過40億美元,若計入特許權使用費,中國業務估值可能超過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約712億元)。
目前來看,星巴克中國最終總價值已經超過傳聞,可見其在談判處於相對強勢位置。
對一些機構來說,能够參與星巴克競價,本身就帶有外宣意味。可見星巴克的中國市場地位。
如此態勢下,倪睿安在近期的業績會上表示,預計將在星巴克中國保留“相當一部分股份”,并對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潛力充滿信心。在更早的市場傳言中,星巴克被指有意在中國業務中保留高達49%的股份。
以價換量
強勢星巴克背後是,中國業務業績向好。
10月30日,星巴克發佈2025財年第四季度及全財年業績報告。在截至2025年9月28日的最新財季,星巴克中國營收同比增長6%至8.3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9.13億元),同比增長6% 。從2025全財年來看,星巴克中國收入同比增長5%至31.0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0.77億元)。
更關鍵的是,星巴克中國門店經營利潤率保持在兩位數水平,經營利潤與利潤率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環比提升。
整個星巴克中國,都給人一種昂揚的想象力。
此番星巴克在華增長的核心動力是價格調整。6月10日起,星巴克三大王牌品類——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共計數十款產品將集體降價。
此外,星巴克種種促銷活動不斷。
當然,星巴克不會認為價格下降是在華業績增長的唯一因素。星巴克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Catherine Smith就在業績會上提到,產品創新(尤其在其茶拿鐵系列中)以及快速增長的配送業務都是增量。
還要看到,星巴克也吃到了外賣大戰紅利。其外賣業務“專星送”單日、單周、單月及當季銷售額均創下歷史新高。
近期,星巴克通過星享俱樂部與東方航空會員體系全面打通,并與小紅書APP達成相關合作。
受前述種種因素推動,在最新財季,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同店交易量同比增長9%,但客單價同比下滑7%。
星巴克中國還披露,截至2025財年末,在全國1091個縣級城市開出了8011家門店。新店保持了高效的盈利水平,兩年內的新開門店持續貢獻高於均值的同店銷售。
而星巴克種種變化的本質是,向中國團隊放權,讓運營更本土化。
曾經星巴克中國的種種聯名都需要層層審批,走出放權這一步,對於一傢具有深厚文化的企業是相對波折的。
再中國化?
而種種股權變化原因是,某種程度上,星巴克中國正在喪失市場主動權。
比如,在外賣補貼推動下,瑞幸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7.1%至123.6億元,遠遠甩開了星巴克。同期,瑞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3.6%至12.5億元。
截至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門店總數達到26206家,環比增長8.8%,其中包括16968家自營門店和 9238 家加盟門店。從門店規模上,也與星巴克拉開差距。
甚至,在規模擴張下,瑞幸同店銷售還在增長。二季度,瑞幸直營門店同店銷售增長達到13.4%,其中杯量增長是主要驅動因素。
事實上,國內咖啡品牌狂奔,已經成為趨勢。
截至9月末,庫迪咖啡門店數量超過15000家,且該公司已經實現盈利。另據了解,在今年二季度,幸運咖新簽門店同比增長164%。7月以來,加盟咨詢量環比增長超過300%,且來自一線城市的加盟咨詢電話激增。截至10月上旬,幸運咖“椰椰拿鐵”今年銷售額已突破3億元,銷量超3000萬杯。
曾經,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的星巴克,正在相對失去自己以往的主流定位。
由此,星巴克必須變了,找個更懂中國市場的合作方或是突破點。
但要看到,星巴克之所以是星巴克,是因為其文化塑造下的整體運營體系。星巴克的店員更關心顧客,上級巡視更願意為一線考慮,這是一種相對包容的文化氛圍。
而前述系統,是一項費錢工程,“再中國化”的進程中,星巴克還能保留自己的文化嗎?
博裕投資對星巴克的品牌認同或許打消了一些疑慮,可種種平衡是不容易的。
至少,星巴克踏出了再中國化的第一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