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0日電(記者 黎金良)中國國家統計局20日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季度來看,一季度增長5.4%、二季度5.2%、三季度4.8%。專家分析指出,儘管經濟增速出現減弱趨勢,但前三季經濟已為第四季“跑出很大空間”,全年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仍有很大機會實現。
圖為深圳市福田區CBD(香港中通社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前三季度穩就業穩經濟政策接續發力,主要宏觀指標總體平穩,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儘管當前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但實現全年目標仍有較多有利條件,實現全年經濟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但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下階段,要推動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落地增效,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20日對中通社表示,三季度4.8%的經濟增長雖較上半年略緩,但高於去年同期4.6%,前三季度整體5.2%已為第四季度“跑出很大空間”,相信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實現的機會很大。
劉春生分析,第四季度面臨三大挑戰:一是中美經貿關係帶來對外貿易壓力;二是內循環動能不足,消費增速下行;三是房地產問題未根本緩解,可能拖累增長。但支撐因素同樣強勁:中央政府將出台系列宏觀政策支持;高科技產業如機器人、人工智能、國產芯片在外部壓力下釋放更大活力。此外,第四季進入消費旺季,或帶來亮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向中通社深入剖析工業增加值中的新動能,指出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7%和9.6%,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3.5和3.4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貢獻率升至24.7%,較上半年提升1.4個百分點。
此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持續推進,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數字產品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7%,並已連續26個月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龐溟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新舊動能轉換關鍵階段,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牽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傳統產業需通過技術改造提升競爭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成為增長極,為全球產業鏈重構贏得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