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首页 > 商業

大陸加強稀土出口管制 台媒體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日期: 2025-10-14

香港新聞網10月13日電中國商務部網站日前宣布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新一輪出口管制,台灣輿論指這是大陸對美實施的漂亮反擊,有利於增加陸美談判籌碼。

此次管制範圍廣泛,不僅將5種中重稀土、數十種稀土加工設備及原輔料列入清單,更首度將“含有大陸成分”的境外生產物項納入管制。根據新規,外國企業若使用大陸稀土技術或產品(含重稀土成分達0.1%以上)製造磁體、半導體材料等,出口時須獲中方許可。軍事用途出口“原則上不予許可”,潛在軍用AI技術則“逐案審批”。

圖源:新華社

台灣時事評論員雷倩昨日(12日)在政論節目中直言,大陸此次管制稀土是一次對等的威懾,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她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份時曾擴大“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DPR)以限制大陸科技,現在大陸把FDPR的原則用在了稀土管制上進行反制,做得非常漂亮!而特朗普對此極其不滿時,不妨回頭看看自己做了什麼,“你已經發球,那大陸用稀土來回應,用資源來反制,然後美國又用關稅來壓迫,這是你來我往的博弈。”

雷倩分析,中國大陸之所以用“針鋒相對”的方式反制美國,是因為“可以”。在精煉、合金和永磁體部分,無論是設備、原材料還是最終產品,都有80%以上掌握在大陸手中,這麼大的市佔率是反制美國威懾的底氣。

台前“立委”蔡正元則提到,大陸採取有史以來最嚴格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以前管制只是不流向軍火工業,現在管制是全面,包括半導體。

蔡正元認為,前一段時間,大陸在管制半導體出口的時候,對台灣沒有管制,台灣去年還進口7000噸的稀土。如果根據新的規定,大陸出口稀土到台灣或變成一個不確定因素。

台當局安全部門前副秘書長楊永明早前指出,大陸目前的稀土出口管制,只要在14奈米以上一定會嚴格審批,對美國軍工、AI產業產生嚴重衝擊。大陸此舉不只是要獲取美國關稅談判的籌碼,而是希望在未來的工業製造、科技發展上,大陸能具有主導權。

楊永明認為,近年大陸在芯片層面已經取得一定的基礎,敢進行稀土的全面性反制,就是經過分析後,認為美國的卡脖子手段已經大概無效了,也根本不在乎關稅稅率,因為受影響的是美國自己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