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25日電(編輯 馬華)9月下旬,中國AI領域捷報頻傳。阿里雲在2025雲棲大會發佈通義千問家族中最大、最強的基礎模型Qwen3-Max,快手發佈高性能低成本AI視頻模型,DeepSeek論文登上《自然》封面,一系列突破性進展推動資本市場對中國AI企業價值的重估,阿里、快手等企業股價應聲大漲,掀起新一輪中國AI產業熱潮。
阿里雲圖片
據報道,9月24日,在第十屆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首次系統闡述了通往超級人工智能(ASI)的演進路線,分為“智能湧現”、“自主行動”和“自我迭代”三個階段。他明確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積極推進三年3800億元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并將持續追加更大投入。
技術層面,阿里雲一次性發佈了七款大模型更新,覆蓋語言、語音、視覺、多模態等多個領域。旗艦模型Qwen3-Max成為焦點,其預訓練數據量達36T tokens,總參數超過萬億,在代碼能力和智能體任務處理上表現卓越,預覽版已超越GPT-5-Chat躋身全球前三。
更值得關注的是,下一代基礎模型架構Qwen3-Next實現了僅激活3B參數即可媲美千問3旗艦版235B模型的突破,訓練成本大幅降低超90%。
市場對阿里的AI進展給予了充分肯定。9月24日,阿里巴巴港股股價大漲9.16%,市值一日增長近3000億港元;美股市場同樣表現強勁,漲幅達8.19%,市值突破4200億美元。
阿里巴巴集團。新華社資料圖
今年以來,阿里股價累計漲幅已超110%,多家華爾街投行集體上調其目標價。
幾乎與此同時,快手在AI視頻生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9月23日發佈的“可靈AI 2.5 Turbo”模型在保持頂級性能的同時實現了近30%的成本削減,獲得高盛和瑞銀高度評價。高盛在研報中將快手定位為“全球AI視頻生成領域的頂尖玩家”。
性能測試數據顯示,與競爭對手相比,用戶對可靈2.5模型的偏好率顯著,在與Veo3 fast對比時偏好率高達69%。價格方面,新模型生成5秒1080p視頻的成本比2.1版本便宜近30%,形成了性能與價格的雙重優勢。
快手官網圖片
高盛預計,快手可靈AI的年度經常性收入將在2025財年達到1.54億美元,高於公司官方指引,到2027年有望增長至3.65億美元。受此消息影響,快手港股股價上漲,市場對其AI商業化前景持續看好。
中國AI產業的進步不僅體現在商業應用層面,在基礎研究領域也取得突破。9月18日,DeepSeek團隊的研究論文登上《自然》封面,DeepSeek R1成為首個通過同行評議的主流大語言模型。
該研究首次公開了僅靠強化學習就能激發大模型推理能力的方法,且訓練成本僅為29.4萬美元,為AI研發提供了新的思路。
DeepSeek。香港中通社圖片
與此同時,中國製造優勢在AI硬件領域再次得到驗證。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近日報道,OpenAI已與中國消費電子製造企業立訊精密達成製造協議,共同打造一款消費級AI設備,預計2026年底至2027年初面市。
這一合作標誌著OpenAI從純軟件向“模型+硬件”生態轉型,也展現了中國供應鏈在全球AI產業中的關鍵地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