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網9月15日電 9月14日下午,為期5天的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正式閉幕。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服貿會吸引近2000家企業線下參展、近5600家企業線上參展、累計入場超25萬人、達成超900項成果。線下參展企業整體國際化率超20%,覆蓋26個服務貿易前30強國家和地區。
9月10日,觀眾從2025年服貿會標識前經過。圖片來源:新華社
自2012年以來,服貿會歷經十三年發展,已成為展示中國服務業開放創新與全球合作的重要平台。“十四五”期間,中國服務貿易規模突破1萬億美元,穩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達3.9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同期新高。
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中,服務貿易已成為推動貿易增長的新引擎。中國的服務貿易正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結構持續優化的帶動下,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出口的競爭力顯著提升,不僅拓展了產業覆蓋範圍,也吸引了更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參與,推動了更加均衡、包容的增長格局。
如何進一步釋放中國服貿的巨大潛力?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指出,需把握數位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機遇,推動數位技術與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完善治理機制,拓展應用場景,加強人才培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認為,應加快發展數位服務貿易,推動人工智慧與服務貿易體系深度融合,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可持續的發展動力。
面對國際經貿秩序的新變化,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琦指出,加強國際合作尤為關鍵,各國應共同努力,構建適應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發展的有利制度環境。
中國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司長孔德軍介紹,中國持續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放寬外資準入,建立跨境服務貿易梯度開放體系,並在自貿試驗區率先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下一步,中國還將進一步減少服務貿易壁壘,促進人才、資金、技術、數據等要素跨境流動,通過在自貿試驗區和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等平台開展先行先試,有序推進服務市場開放。
在企業實踐層面,眾多機構正通過技術創新積極助力服務貿易發展。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為例,其在2025年服貿會上發布的“安永智能問答”和《歐洲投資吸引力調查報告》,旨在為中企出海歐洲提供涵蓋合規管理和投資決策的全面支持。安永通過將人工智能與專業經驗相結合,為企業提供ESG管理、碳核算及戰略洞察等解決方案,有效支持中企在全球佈局中實現穩健發展。
中國正通過實際行動積極推動全球服務貿易的開放與創新合作。以服務開放推動包容發展,以服務合作促進聯動融通,以服務創新培育新動能,中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和“含金量”有望在未來實現持續提升。(綜合中國經濟網,環球網報道)